01
故作清高的文艺,让我掐断了校园爱情的萌芽
一直以来,在写作方面,我总觉得自己是有点小才华的。认为自己未来会靠写作出书为生,能把文字变成大把大把的钞票,我根本不必为生活,为钱这种俗气的玩意儿而奔波苦恼。
因为这个想法,学生时代的我,有些特立独行,不屑于和那帮死读书的凡夫俗子交流。就喜欢和躲着看闲书的那帮狐朋狗友,无所不谈,扯天拉地。
有男生跟我表白。
我莫名其妙,自我怀疑:他怎么会喜欢我我?他是发现了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吗?他知道我是要当作家的吗?他好像没有什么思想呢?那他为什么对我表白?他在想什么?
……
一番思索,最后,我得出了三个结论:
他脑子有问题。他在逗我玩。他居心叵测。
让多少人怀念的初恋,在我这无疾而终。
没关系,我才不在乎这样,因为我总有一天会成为,像迟子建、毕淑敏、莫言、王小波、杜拉斯、村上春树、加西亚马尔克斯等诸如此类,我欣赏的作家那样,在文学史上留下一道照亮人心的光芒。
爱情这玩意儿,太深奥,触不得。
一个人的时候,想象自己未来成为作家的美好画面,境随心生,灵魂出窍。面对空白的墙壁或书桌,嘴角一歪,露出微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没错,我未来就是作家!
那个鬼样子,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神经搭错了地方。
口气比天大。
02
只顾输入,却不输出,让我得了写作“便秘”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用在我的身上再也合适不过了。
从高中到大学,我是看了一点书,不停地往脑子里灌输百家思想。有时看到兴起,宿舍熄灯了,便披着衣服拿着板凳,坐在走廊里看。不看完不睡觉。
来来往往,上厕所的女同学看到我,以为我要考研,挑灯夜战,默默点赞。
但是,除了偶尔的即兴发挥,心血来潮,我写的文章寥寥无几。小说,诗歌,随笔,都有写,也有人喜欢。老师还挺赏识我,让我坚持写下去。
但我很懒,又有点飘,我喜欢想象胜于动笔。灵感来的时候,倘若身边没有笔和纸,我就任它搁浅,转头,什么都忘了。
一味输入,却没有及时输出。就像一个人不停的吃东西,却不拉粑粑一样,肯定有问题。
但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思想的便秘。久了,脑子是要坏的。
我还是继续输入,极少输出,沉浸在自己的作家梦中。竟然也没有一个高人出来,一语点醒梦中人。
毕业了。我没能实现找到一份靠写作为生的工作。我安慰自己,许多优秀的作家在他们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你离他们太远啦!
说是安慰,其实包含感慨万千。
想到了张爱玲的《天才梦》:“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怪癖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我不是天才,我有很多怪癖缺点。大家喜欢关注天才的偏执独特,反感普通人的自傲自大。
我终于觉得自己也是个大俗人。平庸如一根草。那么,这样的活着是不是一种耻辱?
思考了很久,后来的某一天,我一个人走在教学大楼空荡阴暗的走廊上,突然想明白了:
为了经历我所意想不到的经历,不论是好是坏,生活因为有着不可预知的一面,依然在那里散发着隐约神秘的气息,吸引着我继续前进。
03
幻想成为真正的作家,而我却是个只会“作”的菜鸟玩家
社会真是个大熔炉。曾经单纯如我,现在也被历练到一张厚脸皮走天下。
我忘记了自己年少轻狂的执念:我会是个作家。
也不再跟任何人提起一分一毫。
活该!谁让你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谁让你只吃不拉,活该便秘!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公众号层次不齐,层出不穷。热文,爆文,标题党,鸡汤文,鸡血文……碎片化信息充斥在每个人的空闲时间里。
什么“自媒体两年,我在深圳买了车子和房子”,“写作一个月,我是如何涨百万粉丝”“月入十万,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点开后,各种形式的付费课程,花里胡哨,让你恨不得今天购买,明天就走上人生巅峰。
说自己内心不被刺激到,绝对不真实。
我开始反思自己,扪心三问。
难道,我只能做个普通的读者,去给那些成功的“作家”买单,点赞吗?
难道,我一辈子都要去羡慕憧憬那些真正的作家吗?
难道,我不可以在琐碎繁忙的生活之外,重新拿起笔,写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字吗?
如果我放下这些写作的执念:
工作太忙了,放假只想休息,没时间写;
时候未到,我的人生感悟太浅,写出的东西没人看;
没有以前脑袋灵活了,下笔找不到灵感;
周围人都没有写作,没有可讨论的人,我这样不合群要被人笑话;
买个培训课吧,但钱花出去,我就一定要揪着那个老师,用稿费把学费赚回来;
算了,等到合适的时间,我一定会写,我会厚积薄发……
写到这儿真想抽自己一耳光,去你个鬼打架!谁给你的自信?!
还没迈开步子,就想会不会扯到胯子。
碗里的还没吃到,就惦记着锅里的。
是骡子是马,还没遛遛,就说是驴子。
欲速则不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老祖宗的智慧早就告诉我了。
04
放下写作的“执念”,加入怀左写作群,我决定做一根竹子
所以,现在,你能看到我在写这篇文章,说明我真的是放下了担子,要轻松上路了。
我不再去追求华美的辞藻,而抛弃真实的情感。写文章,要从心,坦荡,踏实。
不再追求文章的阅读量如何,读者如何评价。基本功打牢固了,花香自有蝴蝶来。
不再追求自己是否能成为大家眼中正真的作家。因为,除了天才,所有后天厉害的作家,都不是一开始就被人认可的。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知道佛到底有没有说过。
对我来说,放下写作的那些“执念”,从头开始,像蜗牛一样,慢慢累积,也许就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我开始利用每日写随笔的形式,去练习自己对文字的掌控能力,对生活素材的敏感度,和觉察能力。就如学长经常提的那句话“只有你的眼皮贴近地面,你才看得见草根。”
写随笔与我而言,是内在的修炼,是写作的底层逻辑。
向内深挖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后面再写深度长文,就不会觉得语言乏力苍白。
再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是来源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考量,过滤,重塑。我希望我的文章,接地气,落在细微之处,有血有肉。
不是高处不胜寒的亭台楼阁,也不是雾中月镜中花。
在万千花草中,我欣赏竹子,和苏轼一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子的生长过程,最初用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三厘米,但是其根茎却早已在土壤中延伸了数百平米。当根茎延伸的足够宽阔时,吸收的养分也就足够丰富。
熬过了这三厘米,只要有一场雨,它就立马以每天30厘米的惊人速度疯狂生长。几天功夫,一根粗壮结实的翠绿青竹,便悄然屹立在天地之间。
写作之路亦是如此。
摆正心态,从头开始,“从心”开始,在生活中吸取养分,积蓄能量。
众人都想成为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而我,只愿做青山绿水间的一根竹子,无惧风雨,厚积薄发,在某个晴朗的夏日,等你来看一片浩瀚竹海。
【我是蓝小嗨,一个码字的快乐普通人。关注我的文字和故事,它一定会带给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