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抗旱
儿时记忆中三年有两年会春旱。龙王在降过几场瑞雪之后大概是安然入睡了,从早春到暮春,雨水少的可怜,应了那句老话“春雨贵如油”。
男人用独轮的架子车推着两个方形的大水桶,女人肩上挑着水桶,铁打的,这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家伙什,那时候吃的水全部靠肩挑回家,谁家能没有呢。小孩子也学着样子,一根木棍两段绳子,系着两个涮油漆的罐子。手里拿着舀子,铲子,木棍,抗旱去。
开始是用的水库里去年储蓄下来的水,用水的多了,加上太阳的炙烤,很快见底了。无数泥鳅螃蟹在稀泥里涌动,那时水库是养不了鱼的,每年春天都旱的见底,除了青蛙泥鳅螃蟹什么鱼类都存活不下来。接下来稀泥被晒干,一道一道裂开,到处是腥臭的水生物尸体。再后来细软的沙地上草种开始发芽,从稀稀拉拉到铺满一地,羊群便从山上转移下来。这里的泥土与山上的沙土不同,有很强的保水性,不然泥鳅和螃蟹怎么延续他们的种族呢。
你也许会担心,接下来去哪里取水?是一些自然泉眼和水井派用场的时候了,它们平时藏在厚重的草丛中,岩壁下,以及水库底部,这时候它们的门厅变得热闹起来。泉水和深井水都清凉甘甜,珍贵,真的是珍贵。我总觉得它们不计前嫌,你富有时的抛弃一点也没有减少它回报人类的热情,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深的浓情,用来养育它的子民。
慢慢,浅的水井和泉眼水位一天天下降,不能再用桶去提,只能一舀子一舀子舀出来,带着泥沙黄土。人们一边一遍淘井,生怕那一块石头堵住了泉眼,可是没用,水越来越少。
政府扶助的水车开进村里,卡车上装一只大铁罐,跟卡车一样长,打开塞子一股清流泄出来。来接水的人们喜笑颜开,一担一担挑回家,把自家的盆盆罐罐装满,还用厚实的塑料布在家里做一个临时储水池,用来浇灌庄稼。
到处是山,村子多建在山半腰,往上看是山,往下走是沟,河道,干涸的河道。山上多数是沙土,喝水特快,且不存水,撅一个小坑,一舀子水倒下去“滋啦”就没了。多少次傻站在地里,看土地贪婪的吮吸这一点甘露,我疑心它一点点都舍不得分给无精打采的庄稼苗。
山上种的基本是红薯,玉米,高粱稻谷之类的耐旱作物,干旱的年份,就等主人像服侍婴儿一样,一口一口喂水给它们。还是有的扛不住,很快趴下,成了嫩绿的枯叶子。于是一遍一遍补种。总会熬过去,没有人不相信,过了春天,保住了苗,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