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时代真相》|到底什么才是真相?(3/4)


杀人是被禁止的。所以,所有杀人犯都会受到惩罚,除非他们杀掉一堆人,最后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伏尔泰



书籍封面

        紧接着上一次对片面真相的理解,继续阅读书籍的后两部分主观真相和人造真相。

主观真相

可以改变的真相。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观与客观相对立,即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的。而在人事物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主观真相可以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对非异性恋群体的态度;例如,对一件事物的喜恶;例如,对一件奢侈品的估值购买。

我非常认同第六章道德中的一句话“公平社会应当具有的道德真理适用于所有人”。正如所提到的公园前4世纪到5世纪时期希腊的一部著作,“对斯巴达人来说,年轻的女孩子出门或者做运动时应该光着胳膊,不应该穿短袍,但是对爱奥尼亚人来说,这是不光彩的。”文化具有多样性,这并不令人吃惊。但在看到塞西亚人对杀人者的刑罚、马萨革泰人会将父母分尸并吃掉等等时,这可能是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在道德上是无法理解的。

当然,世界上也肯定存在着其他我们并没有听说过的、不理解的故事,每个国家之间的文化是不同,每个人对于事情的判断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人对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比如“偷窃是错误的”等其他道德观点是不言而喻的,而《双重论证》中也提到,一个人的道德真理可能是另一个人的非主流思想,这在当今不同的文化的不同道德观点下体现的十分明显。

在这部分提到的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到道德真理具有灵活性,是主观的和可变的,所以我们需要辨别有害的群体道德真理出现,且要努力改变它们,这就要去培育道德。

如何应用于现实

1.认识到道德是主观的,具有破坏性的群体道德可以得到改变。

2.通过同理心、激励、逻辑论证以及关于合意性的新定义灌输新的道德真理。

当心……

1.对于道德中性事物和人群进行妖魔化的误导者。

2.支持某种对社会有害的道德真理的群体。


当我使用一个单词时,它仅仅具备我想让它具备的含义—不多也不少。


人造真相

人们一手打造的真相。人类世界,就是我们一手打造的。我们可以对任意一件事物下定义、做解释或者起名字,国家可以根据统治阶级的意愿调整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构建。

“它是一个极为强大的词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个词就是饥荒,因为它十分重要,所以联合国和非营利组织赋予了它精确的定义,它的使用就是一种信号,通过捐赠者的帮助阻止大规模饥饿情况的发生,短时间内发挥作用,迅速得到募捐。

“数千人可能死于饥饿”和“数千人可能死于饥荒”这两个竞争性真相描述了几乎相同的情况,但它们却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也在随着时间进化,吸收我们试图描述和经历的世界的复杂性,而我们怎样理解这个词语取决于对其的定义。

二、三部分的思维导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