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已然许久没有好好地做一份阅读笔记,用相对深入思考的、稍许完整的方式。这样一个主题选课的契机,倒是让自己受益匪浅。为原本不以为然的自己而惭愧,也深知碎片化的阅读并不能改变什么。期盼寻一个午后,认真阅读《非暴力沟通》后,或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再来说出个二三想法来。
此时倒是不敢多说。
看完推荐《非暴力沟通》的视频后,倒是觉得或是本好书,值得一读,也很感激这个博主的分享。至于是否要继续分享给其他人,这倒是自己的阅读过后才有资格做的事情了。
以上。话外。
简单恶补了些许。
姑且说些对《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初始印象。
(下文将列出书中比较有意思的部分,摘自原文。)
《非暴力沟通》给出了一个主题套路,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时候,它建议我们以以下的方式来让他人理解自己。具体的来说,分为四部分表达:
1.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此处注意事实和观点的区分)。
2.表达感受
3.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4.具体的请求
确实很有意思,虽然还是认为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但是毕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心,而不是客观事实,无法像数学公式一样准确倒也无可厚非。能解决80%的情形已然有益。
只是国情这样的大环境土壤下,国人说话一向以委婉著称,我们常常将自己的想法掩盖在话语下,丢出一个字谜给对方,却自信满满地以为对方一定会懂得。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直白简单实现需求,但也非朝夕可就。路漫漫其修远兮,人们一旦有意识上面的改变,已然是一大进步。
那么,在他人向你倾诉时,你又是怎么做的呢?你或许心疼不已,急于安慰;抑或想要献出一臂之力,不断出谋划策;也许深有同感,不断附和……而绝大部分人都漏掉了这个最简单也最必要的选项——倾听。
沟通是双方的。
《非暴力沟通》着重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建议、安慰、同情、回忆等行为,看似对倾诉者的话做出回应,实则妨碍沟通。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非暴力沟通》指出,道德评判、比较、强人所难、回避责任等异化的沟通方式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造成心灵隔阂。
有时,他人表达的方式并不那么友好,可能呈现出来的是责怪,甚至责骂,《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用心去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请求和需要,而不要被情绪所左右。跳出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去注意别人的需要,我们会发现,他不高兴仅仅是因为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后,我们可以给他人反馈,提醒对方的同时,也能判断自己是否准确领会了他人的意思。
《非暴力沟通》也提出专注于自己的需要。我们有时会责备他人,这其实反映了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被责备的那个人恰恰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便是“自己做出的事情不符合我们的需要”。书中提到有时候我们实在是对一件事情提不起兴趣,甚至厌烦,同时我们又认为“不得不”去做这件事,这往往让人身心备受煎熬。面对这种情况,《非暴力沟通》给了我们一个小方法——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首先,将自认为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列在一张纸上;其次,再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最后,将每个项目补充为“我选择做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的格式。发掘自己做这件事的内在需求。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身心状态便会不同以往,我们没有时间去陷于自责,而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去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
以上都是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
但是仅仅这样就足够了吗?
我目前不知道《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上是否有提到,这个暂且记下,有待自己带着疑问细读本书再一一验证。
其实一开始看到非暴力沟通这个话题,想到这样一句话:“沟通是有温度的,沟通是一种态度。”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来说往往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什么会这样?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沟通中身体语言占 55%,讲话方式(音调、音量、音高等)占 38%,剩下的只有 7% 是实际所说的内容。诚然,沟通不是从双方说话开始的,而是从双方碰面那一刻就开始了,这大抵就是女孩子们经常对自己的另一半提到的“态度问题”了。
此外,心理学家提出“沟通包含了内容与关系两个维度”。举个栗子,比如说某件衣服很好看,如果说这句话的人是你的好朋友,你可能就会觉得它可能真的很好看,于是想去买;如果这句话是来自于淘宝上的陌生已购买家,你会觉得有点心动,但是需要继续观望;如果说这句话的是卖家的宣传人员,那么你就不那么容易相信了。淘宝刷单情况自然也是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博主说《非暴力沟通》书中提到作者外祖母的事件(此处不多赘述),博主甚是喜欢。本人拙见,听完故事只觉得作者生生把《非暴力沟通》升至神坛,轻飘飘与我等这般俗人隔离开来,像是被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作者冷眼睥睨,突然无措了起来。作者也曾提到自己有过想要杀人嗜血的瞬间,只是后面平静了下来再做思考。但是人们冲动暴躁时,一时上头无法进行有效的,非暴力的沟通,这样又该如何解决?如果一直仅仅是一方在做积极的非暴力沟通的努力,但是另外一方却始终无动于衷,是否还有继续进行非暴力沟通的必要?
当然这些不仅仅是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也不仅仅是我对本书所期待的解答。这是全人类都需要终生学习的课题,我自己也将会带着这样的思考和疑问,去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通篇下来,觉得或者沟通很难,需要人们不断学习技巧,学习套路;但是抑或也很简单,不过同理共情罢了。但是人们又说“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么求同存异,铭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献上一句很温柔的话:“温柔地与人沟通的你,也一定会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与君共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