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3分01秒销售额破百亿”
这是天猫媒体中心的大屏上显示的新记录,相比去年的6分18秒,速度快了1倍还要多。
在震撼电商吸金之猛烈的同时,我更加惊羡广大剁手党的财大气粗。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购物车犹豫了一会儿,掏出手机打开计算器,快速的计算出了淘宝“打九折减200”,和京东“打八折减100”,哪个更划算一些。
这个月的支出几近超出预算,而我又倔强的不愿动用计划外的资金。
于是只好对着仅余的几百块钱精打细算。
这个双11,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真他妈“穷”。
二。
前几天和朋友聊起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总是不开心,怕穷得到了一致的肯定。
学生时代还未正式踏入社会之前,问父母拿生活费似乎没有什么不妥。
只是毕业工作以后,突然就觉得向父母伸手要钱变成一件极尴尬的事情。
明明已经有了工资,每个月还要扭扭捏捏地跟家里人要生活费,父母还不是很能理解你背后的小心翼翼。
从此生活费成了我们和父母之间一种微妙的联系,有时候甚至是我们不得不“听话”的理由。
我们还依赖它,又急着想摆脱它。
于是很多人刚刚工作,不是想着如何提升自己,更常思考着如何赚到更多的钱。
学生时代以为能照顾好自己就叫独立。
毕业后突然又觉得,只要还靠父母养着,就不是独立。
看到那些能靠自己赚钱去旅游,甚至反过来给父母发红包、给些家用的人,我们都会有些佩服和羡慕。
我们开玩笑说他好有钱,但其实心底真正羡慕的,是他的“独立”和“成长”。
说起来很现实,穷才是“长大”的标志。
因为对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言,钱代表的东西,越来越多。
三。
有些人的穷,也不一定是因为没钱。
阿杰听到谈了三年的女朋友说“不想再继续交往下去了”的时候,感觉失去她的自己比乞丐还落魄;
靠公众号过活的文哥说,半个月都写不出一篇满意的推文,让他心生恐慌,感觉自己一文不值;
工作了十几年的老路说即便只有三千的薪资,老板也不打算加薪,他也没觉得自己穷,但是一想到只要一离职,就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了,立马觉得自己真是穷;
也许是因为无力守护住自己的爱情,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还配不上欲望,但这些归根结底未尝不可称之为一种“穷”。
四。
其实大多数人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穷,但他们的辛苦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是在装穷。
比起那个交通不便,网络不通的年代,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并不容易。
因为视野开阔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并且这种“想要”,是逃不过的。
想要对自己的胃好一些,才跑去吃美食;
想要不那么快地老去,才执着于护肤品;
想要离理想更近一步,才勒紧腰带上课买设备;
想让心爱的人能过得开心一些,才想方设法送女朋友点像样的礼物;
想对在耳机里陪伴过我好几年的人说一声谢谢,才选择为他们的作品付费。
但无奈,我们现在的能力总是不够,所以才不得不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
其实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了,原本我们并没有过得那么不堪,这种穷,完全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所以,虽然现在很穷,但其实穷得还算幸福,至少我们还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而穷。
并且,为了这些东西,我们一定会变得足够厉害,厉害到可以舒舒服服地面对这些“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