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两岸高山耸立,中逢峡谷,尾端遇巨石屏障,或人工堆砌堤坝,便成就一湖,湘人或称之为水库。
入口必是山底泉眼,涓涓细流,悠悠流淌,温润无声。
立于溪中,初不觉水大,缓缓注入而无泄,假以时日,一潭碧水便幽然而生。
雨水都是经过山体泥土层层沉淀,从泉眼涌出时就已清澈无比,加上湖的深度,一眼望去,呈现出翠绿翠绿的颜色,乍一瞥,还以为是谁用一池颜料染就。
当然,两岸青翠的绿植倒影,层层叠叠,侵入水中,湖水便益发显得青色,望久了,便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叹。
五月的季节,蛙声自然少不了。"呱呱,呱呱……",此起彼伏,打破了这份静谧。
突然一阵子沉寂,仿佛经过商量般的默契。
于是,山里的世界便一下幽静了,让人莫名升起一股失落的感觉,与尘世的嘈杂来比,做个居于幽谷的蛙,
自由自在,几多好。
没有了蛙鸣的扰乱,山路傍的小花小草便进入了视线,或一株孑立,或一簇群居。无一例外的都是盛开的稠欢,黄紫红白,各有各的特征,各怀各的味道。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不处此境,不观其花,自难体会到这首诗的意境。
非卑微而悲,非高贵而骄,
人物同理,故而该当仿效。
蝴蝶,蜜蜂,自不会错过这场花开的盛宴,或拈或立,绕着花蕊,翩翩起舞。举行着它们特有的仪式,
吮者吸蜜得以生存,被吮者为繁殖而得以传播,
没有谁成就谁,互惠互利,共生共存。
和谐相处,让观者动容,亦赧然。
蚂蚁是最勤劳的,穿梭于草丛树枝,背负着食物,来来往往,一刻也不休止。
偶尔停驻下来,碰碰触须,或是打个招呼,或谓相互激励。
中午时分,红日当顶。
阳光透过云层,避开树木山林遮挡,赤裸相见的阳光发出威力,多情而灸热,与素日城市上空的那个太阳无异。
本来清凉的心情,顿时一扫而光,站久了便有些不耐,可喜的是绕顾于身边前后左右的蚊虫也随之消失。
不同之处是空气里尚存一丝凉气,或是绿色植被把热能吸收化解导致的缘故。
如果能觅到一棵苍遒蓬勃的大树,呆在树萌之下,身上的每个毛孔悄悄张开,加一丝微风拂来,那舒爽,自胜过密室空调无数。
山上的生灵亦难敌酷热,不知道都缩哪个旮旯里了,阳光之下难见踪影。
寻思着幸亏蝉还是泥土里的蛹,要不漫山遍野都会是"知了,知了"嘈杂的叫声。
山头看牛的老汉却是个例外,单薄身材,须发皆白,满脸皱纹,一打照面便露出憨憨的笑容,和蔼可亲是小时候邻家大爷的翻版。
说是大热天,他却是一袭长装,厚重的衣服粘在背上显出汗渍,两手空空也不见他提一个水壶。
问极缘由,"山里早晚凉,湿气重,时间久侵入体内就易得风湿,不穿长衣长裤不行",
至于喝水的问题,回答更是云淡风轻。山里头哪个地方没有有泉水,老人家是了如指掌。
“一是麻烦,二是会有人笑话,提个水杯,哪像个乡里人"?
四条黄牛,两大两小,最壮实的牛牯领路,中间两头小牛,母牛紧随,老汉执一竹鞭殿后。一路上浩浩荡荡,哞哞声人吆喝声,融入山色中。
每天一途,风雨无阻,来回十多里的山路,艰辛自不必说。
"您老这把年纪了,还搞嘛子啦"。
"做点事好呢,人动医愁,老来无病,不给儿孙添麻烦就是帮他们"。
乡村俚语,乡风乡俗,最质朴的话语却最令人动容。
阳光散发在树叶上,丰硕的树叶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眯住眼仔细观察,你便会发现不管是再簇密的森林,每一棵树与树之间,并不会紧紧相挨,它们总会有疏落的缝隙,错落有致,宾客有距,彬彬有礼。
算是一道大自然的启迪。
人与自然,该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