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活中的交换枢纽——《时间地图》读后
《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讲述的是,知识是如何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本书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是“大历史”学科的提出人,国际大历史协会主席,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主张历史应当跳出政治史的范畴,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更高的角度来考察历史。
本书是“大历史”的代表作。克里斯蒂安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写起,讲到了恒星的诞生、地球的出现、生命的起源,随后详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在这一宏大的视角下,历史的细节变得模糊不清,但却能够看到人类乃至宇宙历史的总体趋势和走向,相当于一张描绘历史的“时间地图”。
它从13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讲了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秒内发生的种种变化,然后讲到恒星的诞生、地球的出现、生命的起源,之后才讲到人类的出现,怎么从大猩猩变成智人,再怎么建立文明,形成国家,进行工业革命,一直讲到20世纪末。
地球上有那么多生物,凭什么人类能脱颖而出,掌控地球呢?如果单独拿一个人的大脑,和一个大猩猩或者尼安德特人的大脑来进行对比,我们其实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如果从整个物种的角度看,人类的优势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因为人类的大脑,可以相互共享信息,交换知识,所以我们拥有了一项极其宝贵的财富,叫做“集体知识”。
人类非常幸运地掌握了一件工具,这个工具,叫做“符号语言”,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口头语和书面文字。这个符号语言至关重要,因为通过它,就能把大脑里的信息精确地传递出去。符号语言这个东西,就好像是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有了它,一切都不一样了。由于有了集体知识,只要一个个体找到了一种利用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就能为整个人类所用。这些办法扩散传播,不断积累,人类由此掌握了其他生物难以想象的海量资源,成为了地球的霸主。
为什么古代农业社会没能像近现代这样,产生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呢?农业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因为如果光靠打猎或者采集果实,那只能说是靠运气吃饭,但一旦掌握了农业技术,就可以稳定地获取食物,利用资源的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同一块土地上,获取更多的资源。
获取资源的能力提高了,能够养活的人也就多了。农业一发展,人口规模就会增长,大家逐渐聚集到一起生活,形成了村庄、城镇。而人口规模增长、密度增加,集体知识的累积速度也就越来越快,就能产生更多的技术创新。每一次技术创新,不管是耕地技术、灌溉技术,还是驯化了新的动物,或者发现了新的粮食品种,带来的都是资源的增加。资源一多,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农业、建筑的新技术,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但是由于技术上的积累还不够,知识上有局限,所以一旦这种增长超过了现有资源能够承载的水平之后,就获取不到更多的新资源了。人口数量超过了上限,因此发生崩溃,不能实现无限的增长。生态环境的崩溃,是知识积累不足和创新不够快的一种表现。所以在农业社会,就会看见人口一会儿增长,一会儿下降,一直处于“马尔萨斯循环”之中。
为什么欧洲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产生爆炸式的创新?作者认为,一个地方,知识交换的规模越大,频率越高,就越容易产生创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之一,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同时也是农业社会的创新源泉之一。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亚洲、欧洲、非洲的交换中心,各种交换非常活跃。其中既有商品的交换,也有集体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不同的产品和观念在这里频繁地发生碰撞,所以产生了大量的创新。
欧洲的崛起,原因跟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的崛起,是一个道理。16世纪,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全球交换体系出现了一个特别重大的变化,那就是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之间建立起了交换关系,一个人类从来没有见过的、真正的全球交换网络出现了。而欧洲,正好处于这个全球交换网络的中心。这次的交换网络,是一个真正的全球交换网络,人类之前任何的交换体系,都达不到这个规模。因此,欧洲能够发生工业革命,并成为近现代的创新中心。
欧洲之所以能成为创新中心,除了地理位置的因素以外,还有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原因。这是一套鼓励商业交换的制度,所以能够有效地推动知识的交换和创新。欧洲的整个制度,非常注重推动商业发展。商业交换一繁荣,各种知识的交换和创新的爆发,就都发生了。所以纺织术、印刷术、航海术这些技术,都极其发达,16世纪时,欧洲的船只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交换网络也就建立起来了。
我们到底怎么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抓住更多的创新机会呢?本书讲述的历史告诉人们,应该多接触不同行业的人,接触方方面面的信息、思想,不要怕争吵,也不要怕碰撞,信息交换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一定意义上说,大众悦读社这样的网络学习社群,也是一个读书信息的交换枢纽,参与其中,大家退休后的精神生活定会更加充实而丰富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