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按照这四步,养成一个习惯

很多人都想养成阅读、健身等好习惯,也有很多人想戒掉抽烟、酗酒等坏习惯,但我们经常会半途而废。为何好习惯如此“难养”?为何坏习惯如此“难戒”?

读了《掌控习惯》这本书后我才知道,不是我们决心不够,而是没有找对方法。书中不仅剖析了习惯形成的机制,还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方法,既好懂又有可操作性,帮你快速养成好习惯。

作者简介

詹姆斯·克利尔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创办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克利尔创办了著名的习惯学院,该学院后来成为许多渴望培养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的组织和个人的首选培训平台。

众多财富500强公司和成长中的初创企业选派其领导人和普通员工来这里参加培训,总共有10,000多名领导人、经理、教练和老师从习惯学院毕业。其个人网站有近50万订阅用户,每月访问量达到了数百万。

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重复了足够多的次数之后,变得自动化的行为。是从经验中学到的心理捷径。

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利尔多年研究发现,找出“提示——渴求——反应——奖赏”的四大习惯养成步骤,让自己先了解习惯,再采取正确的行动。

首先是提示。这个提示触发你的大脑启动某种行为举止。这是预测回报的零碎信息。我们的史前祖先会特别留意那些表明重要奖励(如食物、水和异性)所在的线索或提示。比如你希望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一个好的提示就是,把书放到你经常看到的地方,以增强提示;你想戒烟,就把打火机放到尽量你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以降低提示。

其次是渴求。也是每个习惯背后的动力。没有某种程度的动机或欲望,如果不渴望改变,我们也就没有采取行动的理由。你渴求的不是习惯本身,而是它带来的状态变化。你渴求的不是吸烟,而是吸烟带给你的解脱感。刷牙不是你的动机,而是清洁的口腔带给你的愉悦感。

第三步是回应。回应是你的实际习惯,它的形式可分为思想上或行动上的。反应发生与否取决于你有多大的动力,以及所要采取的行动难易程度。如果一个特定的行动需要你付出超预期的体力或脑力,那么你不会去做。比如你每天跑步,都要半个小时整理装备,那么你就很不容易坚持下来。

最后是回应会带来回报。获得奖励是每个习惯的最终目标,就像上面的试验中,猫最终会打开门,去吃到甜美的食物,这种满足感会让它持续完成下一次开门动作。

每个行动体系背后都有一套信仰体系,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不会持久。如果你从未改变支配着你以往行为的潜在信念,你很难改变你的习惯。老一辈看不惯我们年轻一辈的生活方式,习惯了按照她的思维方式来指责我们铺张浪费,所以要彻底改变生活上的矛盾,必须要想办法改变她们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正因为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并在经验中磨砺出来的,所以只要想办法改变老一辈的生活环境,让她所处的环境中都意识到夏天开空调是一个很正常的生活方式,才会慢慢改变她们的习惯和行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