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阿靖文章里被种草的电影,趁周末有时间终于看完了,每看完一部电影,都会去看看大家对这部影片的评价。
《海蒂与爷爷》豆瓣评分9.3分,许多看过原著的朋友会觉得电影与原著有一些差异,会觉得有一些失落,对于我没有阅读过原著的观看,完全也就没有这样的感受。
本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孤儿海蒂,从小父母双亡,跟姨母在一起生活了5年,由于姨母要出去工作没有办法照顾她,就把她送到她的爷爷家一起生活,爷爷居住在远离小镇的阿尔卑斯山上一个小木屋。独居孤僻的爷爷开始是拒绝收留海蒂的,活泼可爱的海蒂蕞终感染了爷爷在这里如鱼得水,还收获了放羊孩子彼得的友谊。
某一天姨母再次出现,连哄带骗将海蒂卖到一个有钱人家里,从此小海蒂就在富豪家里做起了有钱人家里小姐(克拉拉)的伴读。克拉拉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常年忙于事业在外很少回家,虽然家里有管家佣人,私人老师,但生了一场病后,从此就无法站立起来,一直被封闭在自己家的豪宅里。
喜欢自由的海蒂一心想念自己的爷爷与阿尔卑斯山,这豪华奢侈的生活怎么也无法拴住海蒂的心,面对这样的生活,海蒂还只是一个孩子,只能顺从大人们的安排,后来海蒂生病了,得了思乡病,克拉拉的父亲,蕞终决定送海蒂回她爷爷家。
海蒂回家后,还是经常想念她在城市里认识的好朋友克拉拉。她用在富豪家里学的知识给克拉拉写信,告诉她在这里的一切,而克拉拉终于鼓起勇气,几经周折,来到了阿尔卑斯的山上,来找海蒂。
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克拉拉从来没有想到,生活还可以如此简单美好,可以大声说话,可以无拘无束的在干草堆里撒欢,可手抓馒头,大口喝羊奶,在大自然中找到了自我,她终于可以站立起来了。
点开这部电影的前几秒钟,就被阿尔卑山的景色迷住了,这是大自然用鲜亮色彩描绘的地方,青草里各种野花和蝴蝶嬉戏,纯净的湖水与蓝天相连,高高的雪山顶仰望着蓝天的笑脸,半山腰上的两座小木屋在不同的季节里与绿草雪山相伴,有成群的羊群与羊群里的少女,每一张截图都美如画。
看完这部影片后有两个人物与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其中一段是放羊娃皮特告诉海蒂:你爷爷曾经杀过人,海蒂被吓到了,要求回羊棚里睡觉,爷爷告诉海蒂:“人们总爱说闲话,你必须决定,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别人说的话。”
因为电影的名称为《海蒂与爷爷》,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寻找这个爷爷这个人物到底属于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整篇看完,其实这个爷爷也根本不是开头村里人形容的那样,孤僻,古怪,暴力。可是村里的人为何有这样的谣言呢?
我想应该是这个爷爷特独立,不合群,有自己的思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也不少,如果某个同事独立一点,不爱跟人交往,无聊的人群就是一起窃窃私语,各种猜测,各种描述,传来传去就会描绘出不同的版本出来。
如果是女生经济独立一点,对婚姻要求高一点,如果到了适婚年龄没有结婚的,可能在无聊群体里面就会滋生出很多版本出来。爷爷告诉海蒂的这句话,只能是睿智的人才能领悟出来,永远相信自己,不能被外界受影响。
另外一段是影片结束的时候,克拉拉的奶奶送给海蒂一个笔记本,海蒂以为是一本书,翻开后看到什么都没有,奶奶说:“这需要你自己填满。”海蒂说:“大家都笑话我。因为我想写故事”奶奶说“那是因为大家知道的太少,而你是看过更大的世界,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哪些东西会让你快乐,就去做,无论别人说什么。”
这个奶奶与海蒂的对话让我想到现实中的我们,多少次想要追寻自己内心声音的时候,总是听到一直质疑,与讥笑,从很小的时候,大人总喜欢拿这些来开玩笑问小孩,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当你说出来的时候,引来的是满堂大笑,当你终于懂事立志想要做什么的时候,父母总是用为你好的借口早就给你选择了后面的要走的路。
这个奶奶在整个片中没有出现几个镜头,可我却永远记住了她,出生在富豪家庭里,从不带有色眼镜看人,不听信谣言,而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与剧中的那个女管家相比,真正的淑女与有涵养的人,其实不是通过衣着,和一些规矩包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素养。
奶奶的话与前面爷爷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们都要坚持自己内心的渴望,只要是自己觉得快乐的,就去做,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相信自己,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