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小朋友,发烧发了两周,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孩子妈妈天天陪着,心中焦虑着。
其实,我们心里清楚,小朋友只是给自己放个假,心底是真心不想上学。至于学校有什么会让孩子产生这个想法,大人们或许知道,或许不知;只是因为孩子打破了大人所固定的工作生活习惯,而让大人们心中各种焦虑。
今天突然听到孩子上学了,心中为此高兴。然而更听说了,孩子妈妈在陪孩子作业时,孩子给妈妈提了一个要求,心中更是佩服。孩子对妈妈说:妈妈,你陪我可以,但不要说话,你可以做除了拨弄手机之外的任何事情。孩子妈妈同意了,并惊奇的发现,孩子原来需要一个小时的作业,居然十五分钟就做好了,而且孩子告诉妈妈,他找到了学习方法了。
恭喜孩子,恭喜孩子的妈妈!
妈妈情不自禁的欣喜,焦虑了两周的阴霾一下子驱散了。孩子用了两周的时间,内心做了调整,他其实并不是为了学习不好而焦虑,因为孩子压根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跟随大家一起上学,更多的是为了有更多的玩伴。发烧生病,是为了父母,他们因为自己在学习上的状态而内疚,觉得自己的学习的状态影响到父母的情绪了,所以内心在拉扯、再斗争,在玩和作业之间进行最优化的计划,终于有了结果,找到了平衡。这种情况,我们会惊讶的说,这孩子开窍了!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总觉得孩子只会贪心玩耍,不会顾及父母的心情。其实,真相恰恰相反,孩子天生是为了来陪伴父母的成长的,母子、父子之间,血缘的力量让家庭成为一体,从而与工作、社会之间成为杠杆的两头。父母在杠杆的两头奔跑,孩子是知道的,正是因为这份知道,孩子才能在学习和未来的志向上建立可以模拟的榜样。父母也是知道的,所以才会放下更多的机会或时间,来陪伴孩子。心心相印,才是真心陪伴!
通讯的便利,让我们以为活在可以控制的世界中,其实反被控制。孩子的灵性之高,才会要求妈妈除了手机之外,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因为孩子知道,手机是家庭关系之漏,他不希望一个雕塑在他身边陪伴,他需要的是妈妈,或者爸爸,他要求他们的神识同在陪伴。
真心的陪伴,是最高级的陪伴。所以,建议大家在和自己亲近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放下你们手机,即便是无聊的寒暄,也是最真挚的问候。当你失去所有的时候,你还能记得这个场景,为此而微笑。不然,你的内心永远都被手机中繁杂的信息所占据,当你失去所有的时候,你还能记起什么?
科技的发达,会增加无限的诱惑。心驰神往,还需要记住回家的路!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