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知不觉,一个自己欣喜甚至兴奋的改变开始发生。这个改变就是脑子里突然多了很多"地图"。一个针对各种现实情况如何处理的"脑地图"。
为什么说是地图呢?
大部分人的手机上都有一个APP,叫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就是为了在自己出门时可以随时查看,到了陌生的地方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找到目的地,方便返程归来。 如果没有这个地图,很多人甚至都不敢出门。
我自己是一名理科生,大学在西安上,工作了来到北京。这两座城市方方正正的格局(如下),让我的脑子里养成了一个活地图:无论任何时候,我要去到哪里,我的脑子里都会定位地点,在我的脑地图中的位置,之后对这个位置会进行下意识分析,可以走什么路线,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等等。
对于这实际的地图,几乎是我脑子里形成的第一个主动的“思维模型”。
每当去到一个新地方,我就会更新脑子里的活地图,添加标注,让这个活动地图更加完善。
最近一段开始,我的脑子里开始形成了很多“脑地图”。
随着在混沌大学思维模型的学习,开始慢慢不知不觉把以前学过的很多思维模型、知识点逐渐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网状的思维框架,并且一一呈现在自己的眼前。用一个形象的比方,就像是眼前佩戴了google glass,遇到相应的场景,就会自动把相关的思维模型调出来。
下面举三个例子:
例1:当我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的时候,我的脑地图会自动跳出六级人才塔:
例2:当我决定和一个员工沟通的时候,我的脑地图会自动跳出三种反馈方式:正面反馈(赞扬)、负面反馈(批评)和中性反馈(布置任务)。正面反馈用三种反馈法中的二级反馈;中性反馈和负面反馈用准(备场景)、谈(话)、行(动总结)、跟(进计划)四步法;
例3:当一个人提到如何学习时,我就会想到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社区。那脑地图就会跳出一个判断社群优劣的思维模型,就是五个字:(老)师、榜(样)、社(群)、作(业)、反(馈)。
当这个人加入社群之后,该如何学习,脑地图又会立刻跳出如何学习的思维模型:学(习)、思(考)、做(练习)、教(以教为学)、盈(关注收益)。
随着讨论的展开,脑地图会继续展开:
当如何进行学习时,脑地图会跳出四个方法:熔断式读书法、关键词读书法、五星笔记法、卡片记录法
当如何进行思考时,脑地图会跳出三个方法:温故知新、提问、复盘
当如何做(练习)时,脑地图会跳出刻意练习的三种方法:刻意对标—乱用、举一反三—多用、刻意使用—专用
当如何教(以教为学)时,脑地图会跳出逐次递进的四种方法:课堂笔记、写文章、翻转课堂、演讲
当如何盈(关注收益)时,脑地图会跳出三个价值维度:时间、物质、精神
结论
类似这样的脑地图自动跳出,在最近几天开始逐渐的增多,并且是遇到场景后自动的跳出来。而且跳出的速度,让自己感到害怕。之前学习的很多思维模式、知识框架,似乎一下就活了: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多越大、越滚越实!
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美妙了!
想起一句以前听懂但是不太理解的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现在想来:或许一个专业的领导者就需要有足够丰富和专业的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