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在家终于努力把《掌控习惯》这本书看完。说努力,不是因为书不易读,而是现在想静下心读书太难,总有刷不完的微信、追不完的剧。想把一件事坚持下去,总要花好多力气,感觉自己在与许多诱惑做斗争。
除了看书,我发现好多自己想改正的缺点,想学的新东西,常常半途而废。也会责怪自己,怎么这么不努力,不懂得坚持。看完这本书后,这样的自责和焦虑减少了不少。坚持是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需要调动太多的注意力和精力。而习惯就简单多了,它“是一种固定程序或定期实施的行为,且在许多情况下,是自动执行的。”(P08)你看,能自动执行,多好。这本书就是通过许多案例方法告诉我们,好习惯养成并没有那么难。
本书一开始,给了一个概念--“微习惯”,通过一些小习惯的养成带来大变化。“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P005 英国自行车运动案例)通过每天1%的改进,一年后将是37倍的改变。这1%就是“边际收益的聚合”,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上寻求极细微的进步。
道理是这样,但我们会因为做了一些改变,却迟迟看不到效果,失去了改进的动力,退回到原来惯常的做法。这种缓慢的转变也让我们把一些坏习惯保留了下来,我们总会觉得放纵自己一次算不上什么大事。“任何复利进程的共同特征:最有力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P011)要想实现有意义的改变,新养成的习惯需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突破并无明显变化的平台期。
在生活中,我们总把目标看得过于重要,却忘了改变过程才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我有驼背的坏习惯,以前一直觉得是自己不注意,需要时常提醒自己,比如坐在电脑前要坐直一些,走路要挺着背,效果很差,基本没什么改变。有次在健身房和杨老师聊天,才发现是自己的认识有错,改变驼背是要改变自己背部肌肉群,只有背部肌肉有力量才能把肩往后拉。“如果你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问题的根源不是你,而是你的体系”(P017)
书里进一步给我们推导,为什么改变习惯那么难,关键还在于塑造身份--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P021 吸烟者的案例)孩子没出生前,我特别喜欢玩游戏,红警、星际、以及最近又翻红的暗黑破坏神2,以前都是整宿整宿的玩。后来孩子出生了,就自然而然的不玩了。有时不是没时间玩,而是看着孩子在家里蹦跶还不如带出去蹦跶。所以“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不会持久。”人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时每刻都能做出选择。而且“你越是以自己身份的某一面为傲,你越有动力保持与之相关的习惯”。(P023)最终形成了一个“反馈回路”,你的习惯塑造你的身份,你的身份塑造你的习惯。
“习惯就是重复了足够多的次数后而变得自动化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始于反复尝试。”“每当你反复面对一个问题,你的大脑就开始把解决它的过程自动化”。(P033)在给了理念上的建议之后,作者提出形成习惯的四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比如:看短信,你的手机短信铃声响起,提醒你有短信(提示);你想要知道消息内容(渴求);你拿起电话,打开那条消息开始读(反应);你满足了想要读那条消息的愿望(奖励)。抓起电话与你的电话嗡嗡作响之间建立了关联。这其中提示、渴求属于问题阶段,反应、奖励是解决阶段,所有的行为都是由解决问题的欲求驱动的。习惯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精力和努力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让好习惯显而易见
日本铁路系统的有套安全系统叫“指差确认”,把列车运行的每个细节都被识别、指出并大声喊出。看起来很傻,但效果极佳。因为它把下意识的习惯提升到了有意识地加以确认的水平。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行为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我们就越不可能有意识地去想它。”“我们在改变习惯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一直能保持警觉,知道我们实际上在做什么。”(P049)我们的个人生活也需要一个“指差确认”系统,所以作者提出了“习惯计分卡”。列出你的日常习惯清单,查对每个行为,罗列出自己的好习惯、坏习惯还是中性习惯,去认清自己的行为,深入了解自己的行为。
除了下意识外,环境也是塑造行为的无形之手。“每个习惯都是由提示引发的,我们更有可能注意到显眼的提示。”想看书,就把书放到看得见的地方。想多喝水,就多装几瓶,放在各处显眼的位置。当好习惯的提示一直在你眼前晃,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地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且行为的触发,与周围的整个环境是相关联的。走到健身房,看到这些器械,我的下意识肯定不是看书,而且就算健身房里空无一人,想静下心看书也是很难做到的。“支配我们行为的不是我们环境中的各类物品,而是我们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我在客厅里玩游戏玩久了,想在客厅里学习就容易分心。所以要训练把特定的习惯和特定的环境联系起来,“一个空间、一种用途”,让行为之间的分界线更加明确。
相反,如果想消除坏习惯的最实用方法就是避免接触引起它的提示。比如工作时忍不住看手机,就把手机放的远远的。如果觉得电视看得太多,就把电视移出卧室。“自我控制只是权宜之计,而非长远良策”。“逃避诱惑比抗拒诱惑容易”。
2.让好习惯有吸引力
美国广播公司(ABC)在每周四晚除了大力宣传热播剧,还鼓励观众自制爆米花、喝红酒、享受美妙的夜晚。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宣传?这个策略在于,将他们需要观众做的事(观看他们的节目)绑定了观众早想做的活动(放松、喝酒、吃爆米花)。随着时间推移,“周四晚上8点”就意味着放松和娱乐。奖励与提示建立了关联,看电视的习惯变得更有吸引力。这被称为“喜好绑定”,“假如你在做一件事的同时得以做另一件你喜爱的事,那么前者很可能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比如:当早上起床你特别想刷微信,但是你又需要锻炼,就可以把两件事情绑定起来。“行为越有吸引力,养成习惯的可能性就越大。”
让习惯具有吸引力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加入一个群体。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会倾向于模仿三个社会群体的习惯:亲近的人(家人和朋友)、所在群体(我们所归属的部落)和有权势的人(有地位和威望的)。我们总会从身边的人那里学习习惯,与他人越亲近,就越有可能模仿他们的一些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你看到别人每天都这样做时,会觉得培养新习惯似乎并不难”。(所罗门群体压力实验)每当我们不确定该如何做时,我们都会期待团体的指导。所以当改变习惯意味着挑战群体规范时,改变是没有吸引力的。当改变你的习惯意味着顺应这个群体的要求时,改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们常说好的班风具有巨大的教育影响力,正是这样的道理。继续从教育角度看,一个班级里最有权势的人是谁?一定是班主任。有的孩子到六年级毕业时,我就感觉,写的字像班主任,说的话像班主任。孩子许多日常习惯都来自他们模仿崇拜的对象。
3.让好习惯简便易行
要养成好习惯最主要的是要开始行动,不能停留在计划上。“想掌握一种习惯,关键是从重复开始,无须力求完美。”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行为通过重复逐渐变得更加自动化的过程。所以习惯的培养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重复的次数。(习惯线的图)
而能够坚持练习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它简便易行。人的精力是宝贵的,所以大脑的设定就是尽一切可能保存精力,当在两种相似的选项之间做决定时,人自然会倾向于最小工作量的那一个。减少阻力,习惯就容易养成。所以我也在想,《养成手册》里有哪些不方便的,需要多花力气的地方进行简化。
4.让好习惯令人愉悦
一旦我们体验到做一件事所享有的乐趣,就很可能愿意重复去做这件事。但往往坏习惯的奖励是即时的,但后果会延迟。而好习惯即时结果令人不快,但最终结果的感觉却很好。所以在养成的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即时奖励。比如最近我在用的APP多邻国,它给予的即时奖励就非常有趣丰富。借助于视觉量度,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作者提出了习惯追踪法,拿一份日历,划掉你例行公事的每一天。习惯追踪可以创建视觉提示,提醒我们采取行动;有内在激励机制,可以清楚的看到进步轨迹;每当记录下一项成功的习惯实例时,会享受到满足感。在这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要中断培养习惯的进程,要坚持不懈”。“绝不错过两次。如果错过了一次,试着尽快恢复固有的做事节奏”。可以找寻问责伙伴,建立习惯契约。比如,李老师在晨会上就向全校同学说了他在写一个童话故事,这就给自己写作的这个习惯找到了问责的伙伴。
开始养成新习惯时,保持尽可能简单的动作。一旦习惯形成之后,还需要不断添砖加瓦,持续跟进,形成习惯叠加。“力所能及、难易适中”。
这本书带给我许多认知上的冲击,比如习惯养成需要持久是在于身份的变化,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给自己加标签;也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方法,比如我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就把手机扔得远远;最主要的是给了我信心,让我觉得习惯养成也并不难,很想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