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艾尔文(John Irving)的《苹果酒屋法则》是一部掩盖在平淡书名之下的宏篇文学巨著,一个以孤儿院为起点和终点的生命之旅。它不但涉及美国当时以及目前仍然面对的社会问题 - 比如堕胎、卖淫、种族歧视等等,更从非常不寻常的角度反映了生命中最深刻的各个层面:社会规则和传统的局限,人性的复杂,爱与善,以及对苦难的超越,等等。
我先看了同名电影,感动之余,有朋友推荐原书,于是找来一口气读完。不出所料,其震撼远远超过了电影。
故事从孤儿荷马·威尔士(Homer Wells)的出生开始。荷马出生在缅因州圣克劳斯的一个孤儿院。随着他的成长,故事的场景逐渐扩大,读者也被带进一个远远超出孤儿院的大千生活场景。全书情节错综复杂,人物繁多,被作者非常机智地组合在一起,俨然一座引人入深的“迷宫”。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人物太多的小说,因为我感觉人物众多之后很难有深入的个性刻画,然而这部小说显然是例外 - 大部分的角色都有血有肉,且在书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
虽然荷马是故事的主角,作者对之的刻画也异常深刻,但小说中最让我震撼的两个人物是拉尔奇医生(Dr. Larch)和麦鲁妮(Melony)。拉尔奇医生是一个极其聪慧且性格古怪的人。作者花了很大篇幅描述他的身世:出身微寒,但以过人的智力上了哈佛医学院,最后致力于自己认为最“有用”的事业 – 创立并管理圣克劳斯孤儿院,负责接生孤儿(大多都是妓女),并在当时堕胎完全非法的情况非法地为有需要的女性做堕胎手术。他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的看法基本代表了本书的中心思想 – 对世间苦难的同情并施之以帮助。拉尔奇可谓此书的“灵魂”。
麦露妮是圣克劳斯孤儿院的另一孤儿。和荷马一样,她多次被领养不成功,最后成为孤儿院的“老大难”。麦鲁妮性格叛逆,极端狂放不羁。出于对爱的执着,一天她终于带着寒酸的行囊 - 几件塞在一个枕头套中的衣物 - 和一本《简爱》离开孤儿院,独创世界。作者给麦鲁妮的篇幅远不及荷马和拉尔奇医生,但如果把全书比喻成一部交响乐,麦鲁妮就像是鼓手 - 她的每次出现,都是震耳欲聋的鼓声,强力敲打读者的心灵,迫使读者倾注全部的注意。
如果我不得不把这三个人按他们的震撼力排名的话,我会把麦露妮排在第一。这是因为,虽然激情(感性)和理性二者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激情却略居其上,是“生命之王”,对人的命运有更大的操纵力。大约正因为如此,在书的最后,当拉尔奇医生对荷马长期的理性“说教”失败之后,麦露妮的出于直觉的感性“敲打”终于让荷马产生顿悟。不夸张地说,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的,不是别人,正是麦鲁妮这个看似没受过教育(她所有的教育来自一部书:简爱)的野性角色。
如果麦鲁妮是书中最震撼人的角色,书中最让人感动的则是拉尔奇医生和荷马之间的“父子情”,以及孤儿院中拉尔奇医生和护士们对孤儿们付出的爱。孤儿院,这个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最没有爱的地方,却成了爱的摇篮,人生的起点甚至终点。连最叛逆的麦鲁妮也一次不小心把孤儿院说成自己的“家”。在最没有爱的地方赋予爱,在被世界抛弃的人中找到力量和希望,这正是此书最不同寻常的角度和视野。
如标题所暗示,此书的主题涉及人和法则的关系。人建立法则,又不断违反法则。如果此书的故事让人信服,那么读者不难看出,人为的法则是有限的,人性的复杂性却是无限的,有限的法则显然无法涵盖无限的人性之需要。此书涉及了一个深刻的哲学论题:如何解决在复杂的人性与有限的社会传统规范之间的冲突?作者并没有给予直接的回答。作为作家,约翰·艾尔文只把这个矛盾摆在读者面前,让每个读者自己去思考。这大约正是文学的最大魅力所在。
《苹果酒屋法则》是一部沉重的著作。虽然作者极富与幽默感,文字举重若轻,阅读此书却一定让人哭泣多于欢笑。尽管如此,此书绝非传统意义上的悲剧,而是一幅“全景图” – 它把残酷的现实展开,甚至对最可悲的细节也不做修饰,但同时又让人在黑暗中看到爱与善的光明。此书不仅仅是文学经典,更是一部生命的教科书。
(这是我读的第一部约翰·艾尔文的书,但绝非最后一部。一个人如果一生只写了这部书就堪称大家,而埃尔文写了无数这样的书,其才能真是高山仰止!)
10/0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