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乐清女孩赵某在乘坐顺风车时被强奸并杀害。
受害人当时察觉到司机欲行不轨后立即向朋友求救,但由于滴滴的不作为,延误了宝贵的挽救时间,姑娘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
此时距离“郑州空姐遇害案”仅仅三个月
距嫌疑人被严重投诉请求封号处理,仅隔一天。
仅隔一天,嫌疑人就再度作恶,将20岁赵某杀害。
看了滴滴的道歉声明,很明显,这次他们依然没能真正认识到生命可贵。滴滴还计较于“无论法律上平台是否有责”,也就是说,滴滴可能还寄希望或者认为自己在“法律平台上”没有责任。所以才会“厚颜 无耻”地说出:“都将参照法律规定的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给予3倍的补偿。
财(hou)大(yan)气(wu)粗(chi)
对不起,不想拿生命换钱。
3倍就对得起逝去的生命了?
有没有责任,你们心里没点数?
也许在这些资本家眼里,命案不过是一个数量,或是一场可以用钱处理的“风险”。起码直到现在,滴滴并没有完全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是麻木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四年里,媒体公开报道,以及有关法院部门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个案例,侵害案几乎每月都在发生。
女乘客被顺风车司机奸杀,其实在去年就已经发生过。
50个案例中,司机全部是男性,受害者全部为女性。
涉嫌侵害的50个司机,从公布的数据看,最大的40岁,最小的22岁。
在53个女性被害人中,有22人公开了年龄,最大不过33岁,最小16岁。
50个案例中,有21起发生在22点至6点。
10个公布学历的人中,3人为初中学历,7人为高中学历。最令人担忧的是,至少有3名有人身安全的犯罪前科,竟也通过了验证。这些司机大多学历不高。
昨天有报道指出,滴滴客服业务已委托给外包公司。专门负责验证各种资料审核,不知道这些有犯罪前科的司机是否由这些客服通过?
现在滴滴总裁柳青的微博上骂声一片,有网友提问,身为女性,这样的滴滴,你敢坐吗?
柳青当然不会坐滴滴,但对乘客面临的种种风险,显然早有预料。当然,也早有应对方式——巨额封口费。
如果属实,这太恐怖。
滴滴频频爆出的乘客安全问题,与他们强行将顺风车加入”社交属性“密不可分。这是从骨子里透出的邪恶,正是这样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如今接二连三的用户被害的事故。
满屏的”约”字是何意?
我们只想安全乘车!
不知道此刻的柳青和程维有反思自己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什么吗?还是一直再考虑资本和运作着上市?
有多少如果,就有多少遗憾。
如果滴滴能重视林女士的投诉,封停嫌疑人帐号,哪怕七天,赵某也不会遇害。
如果滴滴在5月份“空姐遇害案”时能重视乘客的安全问题,林女士也不会有此遭遇。
如果滴滴在赵某亲友一次次请求帮助时,能灵活处理,赵某也不会……
如果滴滴在创立之处就踏实本分做乘车服务,将乘客的安全放在首位,重点完善乘客安全紧急处理机制,不过度宣传自己的“社交”文化,我们会不会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