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娇妈给我说:“孩子上了小学我就辞职了,专职在家陪读。每天想着法儿做早餐,中午不去午托我亲自接送。晚上不再聚会、追连续剧陪在她身边盯作业。我放弃了收入可观的工作,一心为了她,有时她还不高兴,冲我嚷嚷,有时我也可郁闷我就给她说你得理解妈妈呀,妈妈做这些都是为你好呀!”
我说:“她能理解吗?“
”会好些。“
那你希望她怎么做呢?
”我当然是希望她好好学习,听话。我们就这一个孩子,我是想将来把她送出国呢。“
“然后呢?”
“接受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能拓宽新的思维,有个好工作。”
“那你是想让她完成学业后回国呢?还是在国外发展呢?”
“当然是回国啦,我们就一个孩子,我和她爸又不会出国。”
“万一不回国呢?”
"怎么会?是一定要回来的,我付出了我所有培养她,决不会让她不回来的,也不会让她嫁个老外的。"
“都有可能哟,你听你父母的话吗?按你父母给你安排的做的吗?
”是呀,我一直都很听我父母的话的,从高考填报自愿,到选择工作,找对象结婚都是我父母一手操办的呀,我至少没错路过。“
……
多么理想又完美的的规划,多么好的理念传承。
终归我们还是希望孩子按我们设定菜单或套餐前行,从孩子一出生下来,甚至还没出生就给他画了一圈,不管半径多大,总归面积还是由“我”这个圆心做决定。请问这么个规划,孩子接受吗?孩子喜欢吗?即便是孩子喜欢,接受,我们设计这个五年,十年,二十年计划的初衷是什么呢?回到我们身边?
原单位李姐女儿燕儿,小学到高中都是学霸,多才多艺,高考时,父母一直想让女儿学经济专业,因为父母及单位同事儿都是经济专业,即便是考不上全国一本,上个省内的重点绝对没有问题,毕了业工作这方面更不用愁,凭父母在专业上的资历和人脉再加上女儿又非常优秀,选个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女儿还真是如父母所愿高考报考了经济专业,并考上了全国重点一本。在大学的几年里,燕儿仍是品学兼优,同时还担任学生会干部。单位同事在教育孩子上,都会以李姐的女儿为榜样,她就是我们单位里父母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李姐更是我们年青父母的榜样,孩子在学校里或教育上有什么问题,都去向李姐讨教。
大学的最后一年,李姐就开始张罗燕儿的工作,找朋友了解单位了解部门,让女儿开始备战公务员考试,女儿真是听话也真是订书、刻苦学习背水一战。
谁知毕业那天,女儿领完毕业证,从屋子里收拾一大摞各种证书、奖章、奖杯郑重的交给她妈:“你的梦想我已完成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去为我的梦想而努力了”。李姐一时说不出话来,眼前的女儿好像离她很遥远,从不曾了解过。其实女儿喜欢流行音乐想做一名歌手。
李姐在单位说起女儿昨天那一幕还在不停的问自己:“到底是哪个环节错了,我那么爱她,却不曾了解她,辛辛苦苦为了她的前程操碎了心,她不但不领情,反倒觉得都是为了我?不明白,真是想不明白……后来想到:“其实她有好几次给我提过要唱歌,但我认为搞艺术的有些浮躁,再说我们家都是学经济的不搭边呀?中间怕影响学习,就没有让她再唱。”
有时我也爱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我爱你就应该管着你,你就应该听我的,按我的思路方式走,因为我是费尽周折帮你尝试过的结果,不想让你试错。可是,可是生活没有捷径,学习没有捷径,成长没有捷径。我是我,她是她,我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没办法参于对方的人生。
我爱你,只是我不是你,不考虑结果,不束缚他人,不牵绊成长。
若是真爱,无需回报。真爱:就把时间和注意力不求回报的投放在他(她、它)身上。这才是幸福的关键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