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说起母亲,我昨晚刚和她通过电话,聊了聊在学校的事,在快要结束的时候她提及了她想要学习驾照的事情,以一种试探的语气,小心翼翼的询问,我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这件事情她完全可以做了决定再告诉我,但她想先问问我们的意见,再决定去不去学。用她的话来说,作为一个五十岁的人,不知道该不该去学驾照。在电话里,我鼓励母亲去学,并应允她假期回家陪她一起去报名,去驾校学习。
-02
结束和母亲的电话后,我心里有些酸酸的,近几年,母亲变得越来越在意我和哥哥的意见,变得越来越敏感。是啊,现在的母亲与过往截然不同。在我记事起,母亲是一个厉害的人,她严厉,不苟言笑,脾气火爆,很注重我们的教育问题,我们的家庭是不同于传统家庭的,我的父亲脾气温和,从来不对家人发火,当然了,是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与母亲结婚多年,与母亲拌嘴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出来,因为大多数都是母亲在说,父亲在听。
-03
现在的母亲像个孩子,特别粘人,怕孤独。尤其在近两年,我和哥哥相继离家上学后,母亲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从小到大,因为工作缘故,父亲一年四季基本都在外面,所以常年家里只有母亲和我们兄妹俩。相比父亲来说,我们和母亲相处时间更多。这二十年来,因为上学走读的缘故,我们基本天天都在母亲身边,没有太久离开过她。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她不太习惯我和哥哥不在的日子,不太习惯没有我俩叽叽喳喳的日子。
-04
母亲和父亲一样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她的长辈都是读书人,从前的她学习非常优异,但因为我的姥爷身体不好,所以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们都没有机会继续念书,早早的都外出挣钱,为姥爷治病。为此,她一直很注重我们的教育问题,不是说圆她的梦,而是希望不要步她的后尘,活的不要这么累。我敬佩母亲,她的一生似乎都在为我们考虑,事事以家人为主,回想过去,她好像没有哪一次为自己争取过什么。
-05
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不希望自己比别人差,更不希望我们比别人差。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我们一家住在一个小院里,那个小院很特别,意义很重大,是父亲和母亲俩个人一砖一瓦慢慢砌起来的,就是因为怕我和哥哥在别人家小院里住受欺负才盖的。后来,随着我们兄妹俩年龄增长,母亲觉得周围环境不够好,便毅然决然的用了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套房子。在零几年的时候,母亲这个决定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毕竟我们家没有多少积蓄,大部分钱还是来自银行贷款。可是,就是母亲这个决定,在后来的十几年里,为我们省下了不少钱。因为在周围人开始纷纷买房时,房价突飞猛涨,我们家在全市算起来最好的地段,但是买房子花的钱只有他们的少一半。
-06
年轻时的母亲,十几岁的时候外出打工。那时的她有些傲气,凭着手艺和毅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她盘下了一个门面,开了一个饭馆,虽然不大,但是在当时,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好景不长,因为拆迁,母亲的饭馆也关门了,就此,她离开家乡来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开始了新的打拼,也在这儿遇到了她一生的伴侣―我的父亲。在这个小小的城市,她度过了她的大半生,生育了我和哥哥,伴我们成长。
-07
说实话,母亲是我们一家的精神支柱。父亲因为性格,不善言笑,只负责赚钱养家,家里全靠母亲一人。在零二年的时候,奶奶瘫痪,父亲虽然兄弟姐妹不少,但久病床前无孝子,奶奶瘫痪将近两年,全靠父亲母亲二人照顾,当然了,在父亲外出时,母亲一人要照顾年幼的我们和瘫痪在床的奶奶。我记得那时的奶奶没有任何意识,但是当我母亲坐在身边说话时,奶奶的眼泪就会慢慢流下来。两年的时间,母亲任劳任怨,从来没有怪过父亲把奶奶接到家里照顾,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奶奶,帮奶奶擦身体,换洗衣物,还坚持帮奶奶做复健,按摩。可是天公不作美,奶奶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我记得在葬礼上父亲和母亲哭的很伤心,半个月时间俩人变得都很憔悴,当别人再提及照顾奶奶这件事,他俩也只是笑笑,不愿做任何解释。
-08
如今的母亲,变了很多,温柔,细腻。更多的时候,她愿意听我们说,不愿意自己说。如果说年轻的她是一颗仙人掌,那么现在的她收起了锋芒,成了一朵愿意让我们呵护的花朵。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不同于其他孩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我们像是朋友,我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候,我更愿意把母亲比作一个灯塔,因为母亲在我们迷茫时指明方向,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指点迷津,她用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竭尽全力为我们解决人生路上的困难。作为一个母亲她做的足够优秀,其他的身份我没有资格去评判,只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她能够平安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