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最让我惊奇的便是孩子们会“发现”的眼睛,孩子们会发现四季的变化:小草发芽,花朵盛开,树叶枯萎等等,孩子们会发现不同的节日,街道上会有不同的标语,孩子们还会发现在施工工地上的“新奇事物”——大吊车。城市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大吊车的身影,孩子们只是看到大吊车,却不知道大吊车具体是干什么的,也没有仔细观察过大吊车,所以就有了这次“大吊车进幼儿园”的活动。
在活动的开始,我先是问孩子们在盖房子的地方,在修路的地方,有没有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孩子们都很疑惑,我继续说道:“老师这里有一个儿歌,就是描写这个‘庞然大物’的:‘鼻子长长东西挂,吊水泥,吊砖瓦,再吊几个胖娃娃。’”到这里,我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坐在角落里的亮亮看到有的小朋友知道了答案,有点着急了,伸长了脖子听老师说话。“嘘……猜到答案的小朋友不要说出来呦,没有猜到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在听儿歌的过程中,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还闭上了眼睛挠了挠头,然后恍然大悟的睁开眼睛,“我看到XK小朋友好像知道了答案。”XK立刻站起来说:“是大吊车,我们家旁边盖楼的地方就有大吊车。”我接着说:“非常好,XK不仅说出了答案,还说出了在生活中的观察,非常棒!其他的小朋友也都猜出了答案,大家都是好样的。”
在引入了活动的主题之后,我引导孩子们说:“那有谁在生活中见过大吊车呢?”孩子们非常积极,纷纷举起手来,还和身边的小朋友说着看到大吊车的场景,幼儿园附近的建筑工地也有大吊车呢,我没有打断孩子们,而是继续说:“那又有哪位小朋友近距离的观察过大吊车呢?”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我接着说:“今天,XYK的爷爷会把大吊车开进幼儿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吊车的‘真实模样’吧。”孩子们都很激动,在准备站队的时候,就有小朋友说说:“我有好多大吊车的模型,还从来没有真正的摸过大吊车呢,今天能看到大吊车真的是太棒了。”看到孩子们兴奋激动的神情,我也有点期待接下来的活动。
一看到大吊车孩子们都惊叹了,“哇,大吊车好大好高啊”他们眼睛似乎都发着光,立马跑到了大吊车的周围,还没等我提醒,孩子们就已经向XYK的爷爷提问题了。YB问:“爷爷,大吊车是怎样把东西吊起来的啊?”YY问:“大吊车的‘胳膊’这么长,怎样控制这长长的‘胳膊’呢?”爷爷一一回答了小朋友们的问题。最爱吊车模型的YT反而躲在小朋友们的后面,我走到YT身边,摸了摸他的肩膀,问:“YT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他小声地说:“我想摸一摸大吊车。”然后害羞的低下了头,我把他领到爷爷的旁边,让他自己和爷爷说,爷爷笑着说:“好啊,不过不能乱摸哦。”他使劲点了点头,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应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在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发现了大吊车的存在,非常有兴趣继续了解和观察大吊车,这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从幼儿的视角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活动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活动形式上,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的方式,而是让孩子们切实地观察大吊车,自己想问题,提出问题,每个人都会发现不一样的大吊车,这锻炼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对大吊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还能从观察的活动中体会到学习和进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