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经常会上各种网站上看街拍,看到很多图都会在心里由衷感叹:爱了爱了,穿的真好看了,反手就是一个收藏,你们看看我在Pinterest上的图片库。
街拍是一个记录美的过程,对穿衣也有更多的灵感启发,原来这个颜色可以这样搭配,两种不同的材质混搭出来的效果原来是这样啊……不断的积累灵感,不断的去尝试,或者某一天你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能给别人带来启发了。
多米之前就分享过一些街拍网站:寻找灵感与趣味,挖掘美,平时穿衣没有灵感了就可以逛一下这些网站,里面的每一个街拍摄影师都有自己挖掘美的特色与风格。
最近一个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些国内的街拍,刚开始看不自觉就笑了,转念一想,原来现在吸引摄影师还这么费劲啊,必得有个十八般武艺,劈个叉翻个跟斗不在话下,厉害了。
但你再看,他们的穿衣真的可以借鉴吗?
我们先来看看最初的街拍,不得不说到街拍鼻祖Bill Cunningham,他在《纽约时报》上有两个图片专栏,一个叫“On the Street”,通过纽约街拍捕捉时尚风潮;另一个叫 “Evening Hours”,拍摄为纽约文化生活所举行的各种慈善晚宴派对的情形,看看那些图,会觉得还挺有趣,虽然都是黑白照片,却呈现了五彩斑斓的生活。
Bill的照片是一种记录一种呈现,呈现街上纽约人的衣着状态,他对时尚有自己的想法,只对穿得好看的人感兴趣,无论你是名媛还是普通人,只想通过拍照传递想要表达的东西,比如他去看秀,他一眼就能看出哪件作品创意很好,哪件是模仿是无趣的。
他还挺酷的,不收杂志社的支票,就少了很多约束,可以自由按自己的想法来发挥,Bill Cunningham之前是帽子设计师,看了他设计的帽子,好美,在《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的纪录片中,他和一位摄影师老奶奶Editta做了很多年的邻居,因为帽子结识,纪录片中老奶奶戴帽子真的挺可爱的。
被Bill拍过的一个人,他说要把这些作品好好保存留给子女孙子看,对啊,记录还有这一层美妙之处。
Bill之后还有摄影师Scott Schuman,他镜头下的人不拘潮流,更偏爱独具特色风格的时髦人儿,有些照片中你还能感受到平凡朴实中的温暖。
时尚在进步,拍摄的人也会进步,Tommy Ton就是一个例子,他是第一批选择去拍时装精身上穿衣细节的摄影师,好看的配饰或者配色,都会吸引他。
回到国内的一些街拍,有些人问,Bill Cunningham这些街拍大师和那些有什么区别,照样是不经当事人同意就拍拍拍啊?
多米想说区别还是有的,首先,拿相机按下快门的目的就不一样,一个是想记录当下穿衣好看的人的状态,一个可能只想赚钱,根本不懂什么时尚,其次,照片的知情权,一个拍下来的照片是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呈现,一个根本不知道图片会流去哪里,卖到什么网站。
当审美与利益挂钩,对于美的追求难免会有所偏离,嗯,国内这些取悦流量的街拍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