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著作,是一本人人可读的童话故事书。成年人从中看到曾经的自己:对世界充满好奇,永无止境地发问,没有任何功利的爱……。小孩子也能从中得到共鸣,获得某种精神和力量。
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得以入祀先贤祠,成为两百多年来七十二位伟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生于豪门巨富之家,曾经挥金如土,像是典型的纨绔做派。他执着于儿时的梦想,成为飞行员,翱翔蓝天。经历多次飞机失事,始终痴心不改。内心一直住着个“小王子”,以《小王子》揭示人该有的本真,并在结尾设计了“小王子”的离去,似乎成为埃克苏佩里神秘失踪的谶语:他已魂归自己热爱的蓝天。
“大人们”只关注“有用的”东西
作品中的我画了蟒蛇吞大象,大人们看不懂,“总是要小孩来给他们解释”。大人们早已失去了对“没用的”东西的好奇心,他们只关心“有用的”人和事。
大人们要对小孩子做出必要的纠正:不要画没用的“帽子”,想入非非很分心。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重要的学科上:地理,历史,数学和语文。
大人们更关心现实利益,包括对人和物的判断。对人的描述主要从几个方面:年龄、体重、家庭状况、财富水平等。如果说某处房子漂亮,只说“红砖、绿植、鸽子……”等外观介绍是不可以的,一定要用具体的数字,“价值十万法郎”,才可以链接上大人的认知体系:必须是符号化的人,价值量化的物。
“大人们崇拜数字”,喜欢看到自己银行账户上数字的增加,他们拼命的追逐,让那个数字变大成了他的唯一追求。至于为什么,不知道!那是“正经事儿”。
通过小王子走访小星球上的人,我们看到了迷恋权力的人、爱慕虚荣的人、自我麻痹的人、做生意追求数字增加的人、冥顽不灵的掌灯人、脱离实际的地理学家。这些人的特点,指向成人世界共有的属性:只关注外在的东西,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贪欲。期望得到他人高度认可,甚至崇拜的虚荣,而忘记关注自己的内心。所以“大人们在人群里也会觉得孤单”,他们将永远难以企及安宁和快乐。
爱是甜蜜的牵绊
书中的狐狸是智者化身,他说,“人类无论需要什么都到商店里买现成的。但商店里不卖朋友,所以人类再也交不到朋友。如果你想找个朋友,请驯化我!”
驯化,就是付出耐心,付出时间,并懂得“看东西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彼此驯化后的朋友,或爱人,就成为世上的独一无二。
“我喜欢风吹过麦穗的声音……”,小王子金色的头发,会使狐狸看到金色小麦的时候,深情的想起他。只有真正走入了彼此的内心世界,才能享受到友情带来的美好:他的脚步声,金色头发……,都将成为最温馨、最甜美的记忆。“他原本只是普通的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我和他交了朋友,现在他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肯花时间,用心经营一段感情,显得尤为奢侈,更加珍贵。如果能够遇到一个惺惺相惜,彼此驯化的人,又何尝不是一份难得的福气。
小王子终于明白,他为之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的玫瑰花,是自己的独一无二。她傲娇、使性、自我吹嘘,但却是真诚地为小王子散发芬芳,讨他欢心的那一朵,是无可取代的玫瑰花。
在讲求交易的成人世界,一份真情在商店里买不来,花再多的金钱不能换来。大人们忘记了这条获得“爱”的真理:付出时间,负责到底,用心去看清楚重要的东西。
“如果让自己被驯化,就难免会流泪……”,有相聚就有分离,爱,就是甜蜜的牵绊,有时会很痛。“当初不合种相思”,分别后思念不得一见时的痛苦,有时让人后悔种下了情。但,“因为小麦的颜色。”,就值得!
我们试着用“小王子”的眼睛看世界,重回儿时的心灵状态。“只有小孩把鼻子贴在玻璃窗上朝外看。”,外部世界很新奇,关闭内心喧嚣的噪音,才可以听得到大自然赋予的绝妙天籁,阳光草木合作的缤纷色彩。
当然,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从来都不少“猴面包树”,它就是人类无尽的贪婪与邪恶,要善于甄别,在其还是幼苗的时候,一定要毫不留情的拔除。这种可恶的物质,小时候与美丽的玫瑰花非常相似,一个不留神,就会蚕食我们的领地,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小王子》之所以历久不衰,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应该是触摸到了深藏于人内心的“小王子”,击中了成人不敢承认的某种痛。让我们试着找回,并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文末分享一段《小王子》的文字,共赏。
我把水桶抬到他嘴边。他闭着眼睛喝了水,他像节日般甜美,这水确实不是普通的饮料,他来自星空下的跋涉辘轳的歌唱,和我双手的力量。他就像礼物,对心灵是有益的,在我小时候,正是圣诞树的灯光子夜弥撒的音乐,以及那些温馨的笑脸,才让我收到的礼物充满着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