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一个周六,如同往常一般,送孩子们去二十公里以外的画室报道。
室外有雨,旁边的公园里无遮无挡,等待孩子们的时候不方便进行户外活动,而画室外门口的休息场地越来越小,我到晚了,没有地方可插足,于是,选择到附近的蛋糕店蹭个位置。
依照惯例,每次送孩子去画画,我都会随身带本书。今天不想太费脑子,想读点儿轻松又有趣的,于是带了本“秘密之旅”系列《蒙娜丽莎的秘密》。入手这本书,原本只是为了给孩子筛选可读的读物,没想到一看之下就看得入迷了。
这个故事讲述了东方少年孙漪到巴黎交流学习,期间碰到了卢浮宫大窃案。而后,她开动脑筋和同学搭档,通过一系列的追踪和推理,找到失窃的名画,并和窃案的元凶斗智斗勇的故事。
这本书非常有特色,情节也有趣,是很适合青少年看的一本探案书籍。
本书的主要特色,我私以为可以总结为如下三点。
一 故事结构清晰,逻辑完整。
本书主线采用时间顺序讲述,以少女孙漪的在法国留学期间的经历为线索,情节连贯而富有新意,整体逻辑结构完整。
作者邹凡凡在故事的开头适时的设了悬念:卢浮宫里,七八幅名画失窃,包括“蒙娜丽莎”。窃贼手法很高明,作案手法很完美,没有触动高科技的警报,几乎无懈可击。然而,孙漪意外地发现了线索,并且通过层层推理还原了窃案的真相。
书中多处出现的地点、人物、事件都为读者阅读提供了理解孙漪推理过程的依据,并且逻辑安排的十分巧妙,使整体故事情节的发展趋于合理化。
例如:从线索布条,推理出处;从油画包的材质,推断来源;从电话内容,推断赃物所在。
这些推理的过程,因为作者事先埋下的合理逻辑的伏笔,变得生动有趣。和柯南系列探案的逻辑相比,《秘密之旅:蒙娜丽莎的秘密》中的推理逻辑,更接地气,也更方便读者理解。
二 人物性格描写细致,各有特色。
作者使用大量的文字描写了小女主的思考过程和心理活动,通过内心独白以及其他方面的侧面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孙漪心细如发和勇敢聪慧。她不但是学霸。还充满正义感,兼具行动力(简直是家长心目中的完美孩子),让读者越看到后面越喜欢她。
无论是找到线索“破布条”,还是顺藤摸瓜发现“窃贼”,又或通过电话内容发现“赃物”,都向读者展现了孙漪的逻辑和分析是有多么丝丝入扣。令人不禁感叹,蛛丝马迹在人间,自古英雄出少年。
此外,作者在孙漪寄宿家庭的男女主人,以及她的两个主要法国同学身上,也着墨较多,很清晰地刻画了他们迥然不同的性格,或忠诚勇敢、或开朗无邪、或自信桀骜、或骄傲自满,或敢于低头认错,成功地通过性格塑造了清晰的人物形象。
三 结合实际生活,又富有想象力。
书中结合了作者邹凡凡在中法两国的实际生活经历,令人容易产生代入感。
例如:她在书中写道“广场上熙熙攘攘,热闹的跟元宵节看花灯似的。”就让生活在南京的我,很容易想到刚过去不久的元宵灯会人挤人的盛况。
而她对法国多处地点、风景,以及风俗活动的描写,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像是到法国巴黎进行一次短暂的旅行。
除了这些比较写实的部分,邹凡凡还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文字,让孙漪和她的小伙伴们与达芬奇进行了跨越时间长河的对话,脑洞不可谓不大。
这本书会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友情?什么是正义?并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处理一些比较难以辨别正反或者不好的事情?
看完本书,我喜欢上了邹凡凡和她的文字,也喜欢上她笔下的故事。也推荐大家来看看这本书,尤其是青少年朋友。
过段时间有空了,我会将“秘密之旅”系列的另两本找来看,我相信:它们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