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识于高一那年。
还记得,当初刚开学,班主任让我们大家轮流自我介绍。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哇塞,这女孩子好高呀,是我们班女生的天花板。后来,大家喊她阿高。
我们开始第一次接触聊天是在一周后的晚自习下课后,那天晚上很少人呆在教室,我跟另外一个同学要走的时候,见她一个人坐在座位沉思的样子,就随口询问了声忙没忙完要不要一起回宿舍,她也爽快的说好呀。
人与人的情感建立真的很微妙,我们就这样打开了建立友谊的按钮。
我们一起度过了高中的三年,说来也奇怪,我们每次分宿舍都没住在一起的缘分,或许是距离产生美吧。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八卦,一起笑过哭过,一起分享学习生活恋爱的喜悦与压力,一起彻夜长谈,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偶尔的周末到她家蹭饭,暑假有空带她到我家来玩。那时候真的以为会是一辈子的朋友。
高考落榜,她没有再复读而是听从家人安排留在了本市读职高,而我去了省会城市。或许这也是我们渐行渐远的节点吧。一开始我们还是会分享吐槽自己的所遇,前两年的寒暑假,每次回来都会路过她家去探望。后来莫名其妙的,大家似乎都有种默契,害怕打扰了对方,慢慢地失去了经常分享的欲望,只剩下偶尔的问候。
因为我们共享经历过一段的时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自情况的不同,大家都步入了新的阶段,有了新的圈子,自以为以前的要好的朋友不一定要经常联系,再见面也还是可以回到从前的。
至少,我们不再是这个样子了。
大学毕业的那年,阿高囤了一周的假期来了我所在的城市玩。当时我这边住公司的宿舍不方便她的过来住,就拜托了另外一个大家都相识的高中朋友商量着到她那,毕竟得住好几天嘛。 那个周末我们一起游玩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城市,甚是开心。因为假期比较充足,所以她逗留了几天。
不过,疏远分裂导火线也从这里加速了。
这段时间因为生活上的习惯,造成了借助朋友的不方便以及一些小麻烦,告知多次无效。然后就跟我吐槽,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因为当初是我牵的线到她那借住的。
阿高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生,平时生活里都是爸妈照顾,理所当然惯了。有些可以理解,但是并不代表认同。委婉地询问,她表示会注意。我以为这事就过去了,然而第二天晚上朋友有点无奈又开始跟我聊起这事,只是想碎碎念发泄下不满,没有其他过于指责的意思,一开始也是安慰着让她多担当些,估计也有顺着吐槽点的回应。这也是自己的行为过失。
在阿高离开的前一晚,翻看了借住朋友的手机,看到我们吐槽的聊天记录了,朋友因此也很生气,说这不是一两次的事了,倒也没有拔刀相诉的场面,两人当时的感受尴尬又糟糕吧。
不过在这里也就埋下了一个矛盾的种子。
这件事,阿高并没有跟我提起,朋友跟我说的。隔天回想觉得应该向她道歉,然而却无声无息地被拉黑了,最后不得已发了个道歉短信也没回。
不过一开始怎么也想不到,原以为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却把自己拉黑删除,剔出了各自的生活轨迹。
那就这样吧。
有些人之间的关系是很脆弱的,更何况有了隔阂的人,感情已是降级,要是想再靠近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无论这个隔阂大小。
或者,双方都默契地觉得没必要了吧。嗯,我们就是属于这种人。
后来,我们即使加回了联系方式,也没有再主动联系过,对方的消息都是从以前共同朋友那里得知的。
一开始,我在想要是当初我没有建议她到这位朋友那住,要是没有一起吐槽,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就不会疏远的那么快?
或许吧。
不过,即使没有这件事,估计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熟悉的陌生人吧。
在后期那段相处的时间里,我们会经常出现很多不认同彼此的观点,往往也不在同一频道,渐渐对对方失去了耐心,你不理解我,我不理解你,联系的越来越少,渐渐的就淡出了彼此的圈子。
不善于表达的我们,遮遮掩掩的,从沉默无语到慢慢疏远。
对于朋友渐行渐远的常态,很喜欢何炅老师的一段话:“接受这个是常态。虽然我也有很多朋友,我也很在乎身边的人,但我从来没有一个奢望,要把任何一个人留一辈子,留在自己的身边,因为这个很难。还有一点很重要,有的人他来就是陪你一段的。”
如果一直有关系很好的朋友,那祝福;没有的话,也没关系。
人世间形形色色,孤独也是常态。
渐行渐远或许是彼此尊重理解对方的方式吧。
希望将来有幸再相遇时,我们还能想起美好的时刻,坦然拥抱,温柔地说声谢谢以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