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转台的时候瞄到《新闻当事人》,在讨论《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的票房不错但是业界评价不高,说到刚刚踏上喜剧导演之路的邓超,并不奢望能够立刻拍出皆大欢喜的作品,能让和自己趣味相投的观众开怀一笑,已经让他足够满足。
邓超说了这样几句话让我瞬间正襟危坐:“艺术本身不就是这样吗?艺术本不就是自求知己。然后你都不知道,在远方的哪个角落,在黑暗中,你和谁拥抱了一下,和谁握手了一下,谁为你的戏感动了一下。你不知道,但这个事情就是这么有意义。”
我很喜欢这个说法,尤其是在远方的某一个角落,和不知名的人拥抱了一下的描述。一股暖意就从漆黑的夜幕中扑面而来。
在找佐藤大作品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越是想表达的东西越是要隐藏起来。”似乎艺术家们都有这样一种孤傲,在艺术创作中总是把一点点真意矜持起来,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个二个一眼两眼就能抓住自己的特殊用意,那就是知己啊。也许只是看出了为何有这一抹浓淡的取舍,也许是忽然领悟到那一个升调的用意,也许体会到文章奇妙结构背后绵延不绝的后意⋯⋯有多少作品,或退藏于密,或直抒胸臆,为的只是远处的那一声共鸣的赞叹。
知己,让遗世独立的艺术家们不觉孤独。齐白石说:“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不慕名利,但求知己。他晚年刻有“知己有恩”之朱文印,拓奉平生知己。并跋语云:“世有知己,皆白石之恩人,见此印可想见铭感。”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平台,有了各种兴趣爱好的社群,有更多我们去表达自己抒发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容易找到那份共鸣,得到那份来自远方的拥抱。
就如我,躲到这简书上注册了一个没有人知道的账号,不投稿不转发朋友圈,只发发日常习作,体会那份“自喜渐不为人识”的繁华去尽,积层沉叠。却没想到在一篇篇习作之间也找到共鸣的知己,心安至极。
“知己,无需掩饰,也不用解释,自有一份默契,一份灵犀。无需刻意,也不用预习,自有一份惊喜,一份诗意。生命中有一种情,不惊扰彼此的世界,只在灵魂深处同行;不妨碍彼此的生活,只在精神领域共鸣。”
DAY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