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一个速成的社会,什么都讲究速度,上学、挣钱、买房子、生娃等等,都想快速的完成,像是完成任务一般。时间短,积累少,成功的概率也就不大,全社会都陷入了焦虑的状态。其实,人生需要慢下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慢下了才能享受到过程的美好,享受每一个阶段的快乐和痛苦,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夫子圣人对自己一生的写照:十五岁开始学习,三十岁可以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所迷惑,五十四慢慢接受命运,六十岁可以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就能够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规矩。
孔子一生的学习和修身过程就是如此,这里面有几个意思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人生是一个过程,学习和修养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二是,道德修养是言行合一的过程,修养心性,遵守道德,而不勉强去做。
人生很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努力的过程,不要追求过于快速的成就。这让我想起了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在张居正13岁的时候,参加进士考试,这个年龄在当时可以算作为天才,很多人一辈子都考不中进士。阅卷者看到文章,把张居正定为第一名,主考官看到这个试卷,看到名字,在最后排名时,力排众议,把张居正的名字去掉了,没有考中进士。后来,主考官找到张居正,说:你成绩本可名为第一,但年龄幼小,心性尚未修定,过于成名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把你名字删去,希望你下次可以博取头名。
古代考试都是三年一次,如果放在现在,估计他的家人早就吵翻天,主考官也就下课了。而张居正面对这种情况,立刻就明白了主考官的良苦用心,对主考官再三感谢而去。其后三年,张居正重点放在修心养性、增长见闻上,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和百家著作,出外游学等方式,而不是只为考试而苦读程朱理学。后来张居正的成就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延续大明几十年的寿命,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和张居正同时代的人,有名的大画家唐伯虎,估计很多人还停留在《唐伯虎点秋香》的概念上,但他确实是明代伟大的画家,他也很有才学,为什么在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中,除了画画,没有任何的成就呢?因为他成名过早,心性修炼不够,心高气傲,人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明史记载,十四岁就考中进士,名为天下,后来一路考到首都,被人称为大明三神通之一,其他两位是张居正和徐文长。但唐伯虎的后来却被弃之不用,因为人品真的有待考虑。比如,有一次值班,竟然和同事一起去喝花酒,还大作诗词,惊动了很多文人,当然也被纪律处分。还有一次,在参加考试监考时,竟然牵扯泄题案,被贬远方。当然,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像这样的人,注定无大成就。后来醉心于书画,才留名史册。
像唐伯虎这样的天才还有很多,太过于一帆风顺,心智修炼不够,在以后的人生中难免会犯错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就是修炼心性,练就一个强大的内心。
人生不必太着急,也不要过于焦虑,给自己定个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会有所成就。一年一个小台阶,三年一个大台阶,坚持十年,人生就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目标是恒定的,十年向着一个目标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修理修身养性。技能和心性是成功必备的两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少,都是不能达到成功彼岸的。技能是工具,就像是小船,是你渡过彼岸的唯一依靠。而心性是品行、是抗击打能力,当你遇到海浪,遇到挫折时,可以让你继续努力,保持继续前行的心理素质。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个定律说明了,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如果不是按照工作时间来计算,那么业余时间,每天花费五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所以,学习知识和技能就是技能型的学习,学习专业知识,深入钻研,提高技能都是这方面。要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也就是在你所在的专业领域成为权威,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也许是三五年,也许是十年。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而在修身养性方面,则是伴随着学习技能而展开的,也是不能放松的。而修身养性则是阅读一些经典书籍、学习身边的人和事,培育自己的积极向上价值观,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和作风。
清溪水色,原名李勇,天涯文学、逐浪文学签约作者,爱读书、善思考、勤写作的积极青年。推崇国学、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系统性的逻辑思路、实用性的辩证眼光来解读国学,汲取优秀国学养分,培育积极向上价值观,学习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道理,为成长成才加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