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他自己的一套治国方案,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品德,又如何能被流传千古呢,孟子也有一套不等同于别人而又高尚的为人之道。
孟子说过,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找,事情本来很容易却往难处做——只要各人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孟子始终是治国之人,他自己的为人准则。当然以后国家太平,分不开了,他觉得做人最基本的是安好本分,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处理不好,那就更不要谈别的理想什么了,有时我们总是在追寻远处的东西,而忽视了近处的东西,你再怎么样也得不到远处的东西。
孟子还说,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有些国君专爱侮辱别人,抢夺别人,只怕别人不顺从自己,又如何能做到呢?恭敬和节俭这两种美德怎么凭说句好听的话,陪个笑脸就能办到的呢?这就是孟子对君王的要求了,这同样离不开他的政治观念,美好的品德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体现,即便是君王也不例外,一个君王的品德好坏,大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好坏。对待别人要是发自内心的,而非外力的强制!这种强制性的顺从,只会让他人短时间的臣服于你,但绝非是心甘情愿的。只有发自内心的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发自内心的善待你。这就像孔子说的,不要用强烈的政治去治理人民,而要从人民内心的观念来改变他们。
孟子还说,宣扬人家的不好,出现了后患。该怎么办呢?其实这句话也就说我们不要在背后宣扬人家的不好,在别人背后议论别人,本就是一件不好的行为。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更不会想他的后果,而孟子的一句话,恰好提醒了我们,安守本分,不去评论别人的是非,这是为人处世时非常关键的。
孟子说,爱别人的人,会受到人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这句话说的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相互关系,你爱别人也会爱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总是把顺序搞反了,总是想让别人先爱你,先尊重你,然后你才会尊重别人,才会爱别人。如果人人都这么想的话,那还会有尊重与爱吗?
孟子说,不倚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倚仗自己兄弟的富贵。交朋友时,是因为朋友的品德好才去交他,心中不要存在任何倚仗的观念。这教会我们的是交友之道,在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平等对待,不因为自己某一方面而好高骛远,那要永远得不到好的朋友,而且交朋友的时候是纯粹的,并非因为某一种关系,和它的某一个方面,而为了巴结她和她交朋友,而是因为他独一无二的品德,正如伯牙和钟子期,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孟子,虽然是治国之臣,好像他的为人准则都是说给君王听的,但并非如此, 从他的为人准则之中,我们依旧可以获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