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格说|讲道理,我怎么才能避免被打?

编辑:因格教育·人才孵化中心


一、

两千年前,在中原大陆的某一个地方,一个好看的小哥哥走进了宫殿。面对着帝王,他讲出了他的一个故事。


可能他自己也万万没想到,他讲的那个故事,会让他的国家在一年之后,强大到就连四大邻国都膜拜不已。


他就是邹忌。


他用自己被人捧的故事,来提醒齐王:“不要被身边的舔狗舔得迷失本心啦!”


于是齐王说,“妙啊!”采纳了建议,推行了政策,从此齐国走上了富强的新道路。


二、

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


这一天,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气愤。过往的种种委屈也浮现在了脑海中。真情实感涌上心头,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

“我早晚有一天要干掉你这个乡巴佬!”


这个“乡巴佬”是谁?


是魏征,历史上最著名的谏臣。常常在朝廷上直言进谏,针砭时弊,让李世民下不了台,很没面子,一时心里难以接受。


也难怪李世民会想要砍他。还要多亏李世民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否则,魏征估计有多少条命都不够死了。


三、


一个让帝王欣然接受,一个让皇上气到脑梗。


邹忌和魏征,同样都是进谏,同样都是为了给他们的上级讲明白一个道理。但是,为什么给人的感受却如此不同呢?


我们来模拟这样一个场景:你跟你的老板说:“亲爱的老板,这样不行,我想我得跟你讲明白一个道理。”


“恭喜你,亲爱的朋友。你明天开始可以休一个终身的假期了。”老板会这样回复你。


跟人讲道理容易变成一件危险的事。因为一旦开启讲道理模式,被说道者就会变成“下级”。这会给他很不好的体验。哪怕你的道理说得再对,对方也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也难怪李世民会气成这样了。


但是,无论是古代的大臣,还是现在的职场人,向自己的上级说明事实讲明道理,都是难免会发生的事情。


为了保住性命、为了保住工作,那到底应该怎样讲道理呢?


这个时候,就要学学邹忌——用讲故事的方式。


因为讲故事有四大好处;

1、人人都喜欢听故事

2、故事简单易懂又好记

3、说服力要比讲道理强

4、还可以给事物赋予意义。


如果你想要成功而委婉地说服对方,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一个能传达相同道理的故事去说服他——先讲出一个故事,再把故事背后所包含的道理讲给他听。


这样就要比拿出一个道理直接丢给对方来说,简单得多了。


那么故事来自哪里呢?怎样才算一个故事呢?


故事或许是来自你的亲身经历、或许是来自你的所见所闻、或许是你从书上看到的,只要它包含了角色、情节、冲突、结局这几个关键要素,那么就可以作为一个故事被你收入囊中。


只要你将故事们记在脑海中,让自己有丰富的故事库存量,总会有一天,你的那些故事会派上大用场的。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尽情地使用那些故事吧!他们不仅不会抵触,还会津津有味地听你讲完呢。


编辑:因格教育·人才孵化中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是巧合,还是轮回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当侯君集平定高昌的消息传到长安时,帝国上下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似...
    雪山飛瓜阅读 392评论 0 2
  • 襁褓中睁开眼睛 乖巧的萌翻 这个世界 微张小嘴打着哈欠 怜爱的模样 花蕊中存放 好想抱在怀里 又怕花瓣碎裂 忧伤 ...
    雪落重阳阅读 206评论 26 18
  • 图雷特综合症,一个让人因为大脑短暂休克而导致一紧张就会不停打嗝的无可救药的病症。而这个难以让人接受的恶疾却发...
    申_6f40阅读 4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