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多关于“一事无成”的描述:
26岁了,一事无成,求人给我的人生指点迷津……
今年30了,独自一人在深圳打拼,一事无成,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
很多人非常喜欢和身边同龄人做比较,身边的朋友婚姻、爱情美满,事业有成,有存款,有车有房,而自己到现在还一事无成。
有这种想法的人,心里面深受线性人生的观念影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无法自拔。所谓线性的人生,就是,18岁之前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22岁大学毕业,进去职场打拼;工作5年后,也就27岁能买车买房;30岁结婚生子,家庭美满幸福……
如果对人生秉承这种执念,那些自认为所谓的一事无成的想法就每天相伴了。因为很多人是无法达到这种线性人生的。当你考上大学的那一刻,同时有无数人落榜,你可知道他们人生又如何?线性的人生是理想化的,当然也有不少人就有着这样的人生,但他们不会告诉你,他们拥有各种各样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成为他们线性人生的起点。
几年前读过一本书《野蛮生长》,书中介绍了整个万通实业的发展,讲述了我国三个不同时代的企业家创业历程。但整本书对企业家创业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只字未提。为什么?
你看到别人的成就,却看不到别人的起点。别人拥有的,自己没有,心里沮丧、憋屈?所谓的一事无成,都是自己给自己强加的标签,顺理成章的消极下去。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通俗点就是对号入座。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星座,就是巴纳姆效应的典型运用。看过星座描述的人应该知道,根据出生日期确定自己的星座,找到对应星座有关的信息描述,比如性格、优缺点、爱好、命运、爱情等等。看完之后,心里默默地想:嗯,好像我就是这性格、我有这缺点……时间久了,连自真正的优缺点都不知道了!
有句话说:我们走的太久,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的时候,就是应该反思自己时候真的比较得太多了,或者自己想要的太多了,或者自己根本就没有制定过目标?
制定一个小目标,慢慢实现。每天下班前,我都会将第二天的工作内容写下来,上班时一一解决和处理,完成后做标记。一天天,一年年,后来发现自己自己做了很多事情。
养成良好的习惯,分散自己消极情绪。比如早起、锻炼、看书、写文章等等,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太难了。因为诱惑太多,有时候刷刷抖音、朋友圈,一个小时就没了,睡觉前才发现今天啥也没做,又陷入痛苦之中,年复一年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事无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