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的脚步近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或多或少的焦虑起来,正好印证那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每天一走进教室,就是学生的叫苦不迭。因为县竞赛的原因,连早午晚自习都已经被各个任课教师“瓜分”。我虽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但也能体会老师和领导的苦心。没有办法,看着学生那幽怨的眼神,我心又软了,把自己的课堂拿出10分钟出来放松。不是我在乎成绩,也不是我多么深明大义,只是我实在不想用这样的高压去压榨已经筋疲力竭的学生。看着已经双眼惺忪的学生,我是又着急又无奈。在这个看分数衡量老师的一切的大环境,我也不敢完完全全放松啊。好在学生给我面子,无论曾经基础好坏,起码在属于我的课堂上,他们都拿出了努力上进的态度。而我又恰恰认为,态度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只要有上进的态度,不怕走的慢,就怕不走,只要肯行动,我就坚决不放弃一个学生。
初衷是好的,目标规划的也合理正确,无奈就无奈于一些学生真真颠覆了我对他们的想象。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语文的专业术语者,十之七八。
课堂上每涉及此,我就恨不能把自己藏到桌子底下,实在是觉得,要把从拼音开始的所有基础补起来,就好像精卫填海般。不过我又不得不一点点的补起来,从音到字,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词性到修辞,从修辞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在这修修补补,增增减减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不知不觉,已经一起行走了两月有余,这个时候期中考试悄然而至,虽早早就知道有这样一个测验,到越是临近,越是“近乡情更怯”。
学生的紧张一点也不输给备战的老师们,他们会试探性的问:老师,万一没考好怎么办?万一时间不够怎么办?万一……明明我也有担心,明明我也不能完全不在乎,可是我还是违心的说:这就是一个检测而已,不能决定你们的命运,考的好是正常发挥,考不好我就当你们发挥失常了。孩子竟鼓掌了,之后迅速的把头埋进了课本。
我觉得临近考试,我矛盾了,之前我不是一直提倡快乐无压力的授课吗?怎的一说竞赛,一说排名,我就慌张了呢?我这样的状态,虽然嘴巴上说着无所谓,我的言谈举止中是不是也在渲染一种紧张的备考气氛?那万万不是我想的状态。
我还得修炼,再修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彼时再走竞赛,即不会苛求学生,又不会难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