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升自身素质与作风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玩心重、混日子”“说话随意、口大气粗”“精神空虚、贪图享乐”“社会交往复杂、生活不检点”以及“网络言行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也影响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入查摆自身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作风建设需“抓常、抓细、抓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坚持立规矩、强硬约束,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纠治“四风”问题,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这表明,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长期坚持、持续发力的过程。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和复杂性,如果缺乏常态化机制和长效化保障,容易反弹回潮。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经常抓”的意识,把功夫下在平时、抓在经常。这要求我们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还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学习、查摆问题、示范带动。

通过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可以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

综上所述,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工作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在生活中,加强对自我的要求,增强理论学习,并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查摆自身问题,及时整改,做到“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作风形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