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2025年8月29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文章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使我们党始终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长期战略。

强化思想教育,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通过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专题培训、警示教育等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坚决克服功利主义和浮躁情绪,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完善制度体系,扎紧作风建设制度笼子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对现有作风建设相关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填补制度空白,细化制度条款,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制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和问责办法;针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完善监督执纪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坚决杜绝制度“空转”现象。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检查和专项督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制度刚性执行,真正让制度发力生威。

加强监督执纪,保持作风建设高压态势监督执纪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整合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监督渠道,提高监督效率。对发现的作风问题,要坚持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同时,要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定期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务实的举措,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执纪、发挥领导示范和注重群众参与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作风保障,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