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晚上11多了,这个周末过得很累,我应该睡觉了,明天要上班。当然12点睡也不妨碍,毕竟我还撑得住,只是这么短的时间恐怕很难写完一封完整的信。不写也不是不行,但心里有些话想说,不然,明天兴许就忘了。
打开编辑器,发现不知道怎么说是好,感觉说出来会变成一堆牢骚,要是你在我身边,我巴拉巴拉几句就说完了,但是通过书信的方式,虽说不一定要你读起来感到有趣,至少不能负能量太多,不想让你读得“聒噪”。所以,我又合上了电脑,还是不说的好。
这样就睡了吧。可我还想再听几遍音乐,偶然听到一首的曲子,单曲循环了一个晚上了,很好听也很合我现在的心境,像涨过潮之后的平静,心底没有一点波澜,仿有事竟之后略带倦容的惬意,每次熬了通宵,睡上一个白天,当夜晚再度来临时,总是有这样的心境。我不清楚这是怎样一回事,也许是有些“神经”沉睡了吧,而这样的晚上,我也不会要求自己必须去做什么事,我的脑袋得以休憩,思绪没有了平时的纷乱。
这音乐很像有少数民族的风格,天籁般的女声,尖而不利,悠扬且深沉,但其实是日本的歌曲,歌名也是日语,所以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不然告诉你,说不定你也会喜欢。
我突然想,要是写日记的话,我会怎么写那些想说的话?于是,重新打开了电脑,用了这么一段开头。写信的好处,是不用给每封信一个特有的标题,不用设想究竟要讲什么,不用担心会不会“跑题”,可以想到哪说到哪。
周五下了班,胡永飞打电话找我玩游戏,说好久没玩了,一块玩玩聊聊,不巧杨然然在这之前找我吃饭,我答应了,所以就说改天吧。这之前他找我两次了,平时下了班之后我懒得往网吧里跑,现在对游戏也没多大的兴趣,就一直没去,推说着周末再玩。
到了“重庆火锅”,杨然然已经把锅底和菜都点好了,一个是骨头汤,一个是麻辣锅,他说,他负责麻辣的,我负责骨头汤,他知道我现在不吃辣,甚至连饮料都不喝了。
饭中聊了一些话,他突然说,什么时候能像我这样优秀就好了,然而我怎么优秀了呢?他说我有深度,我也就呵呵一笑,我怎么就有深度了呢,深度又是什么呢?我只好说:“让我们都安安静静的做个俗人吧,我看你也很优秀。”他还问我怎么样提升自己的深度,我哪里知道,我只告诉他少看一点网文吧。他让我推荐书给他看,我想了想说:“《二拍》吧,《红楼梦》你可能不喜欢,但你一定会爱上《二拍》的”,然后我们侃起了历史,谈到了当下。你看我们这个时代多好,我们有多幸运,我们活在一个“由下而上”时代,势必还会看到它繁荣鼎盛,“盛世”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啊。
吃完饭我们就散了,回到住所刚刚八点,于是我呼叫胡永飞,跟他说我马上去网吧。在游戏里又碰到两个熟人,大家一块玩,这样玩到了十二点,本来说好最后一局的,毕竟明天要加班,但感觉似乎不很过瘾,于是进到游戏的房间里,没想他们也一个一个的进来了,大家都哈哈两声,那就再开一局吧。
突然很热,我不知道是空调的作用,还是因为我的“血脉偾张”。打完最后一把就回去了,依然很热,游戏之后精神也较亢奋,翻来覆去睡不着,就这样到了凌晨三点,想着也不一定非要去加班,也就坦然了。
醒来的时候发现才八点。在床上躺了一阵子,睡不着了,索性就起来上班。到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没来,其实并没什么紧要的事。我就在工位上坐着,掏出kindle翻看两个月前买的《沧浪之水》。这样看到了中午,吃过午饭之后,同事们才陆续过来,也就忙了起来。
晚上六点下了班就奔网吧去了。几个好友在线,玩到十点半,他们就都下线了。我却又发现阿翔给我的留言,让我打完这局呼叫他,这样又继续玩起来,一直玩到凌晨两点多。过了十二点之后我又感觉很热,离开的时候都出汗了,回来洗了一个澡,还是很热,我知道一时半会儿肯定睡不着,就看起书来,继续读《沧浪之水》。
我穿着一件毛衣,坐在床上,等待着,等到感觉冷了再睡,这样等到了四点半,我还是没觉得冷,也就不管了,关了灯,睡觉!早上九点就醒了,在床上躺了好久,终于穿了衣服,坐起来,这样的睡眠对于我来说是不够的。这两天欠下的睡眠定然会在后面的几天补回来。然后继续读书,不知不觉把这本书给读完了,这才发现已是下午一点半了。
而我似乎很久没吃过东西了。小区旁边的饭店应该歇了,我也等不及外卖,就嚼了一点两个星期前买的零食,喝了两罐牛奶。看完新一季的《主持人大赛》之后,我又接着睡了,醒来的时候四点半,赖了一会儿床,等到天黑就下去吃饭了。想着也是没事,就戴上耳机,沿着马路散步。
《沧浪之水》是一本小说,与平常看的小说相比,算不上好的小说,读起来略有些枯燥,语言也像“牢骚”,但是作为“史料”,也许有相当好的价值,这小说写的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溜须拍马和世态炎凉的事。作者的情感十分“主观”,但真情实意,语言朴实,都是“白描”,心理历程和各种事件都十分具体。作品简直不像是作者的“创造”,而更像是作者的“日记”,让人感觉很真实。
事实上,每一次看《主持人大赛》我都有一种“别扭”的感觉。这种节目定然是“官方”的,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势必有一堆“政策方针”,当然这合情合理的,节目也很好,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也很喜欢。让我感到别扭的是,这一堆“点评嘉宾”里是不是有“主任”“处长”之类的官阶?领导的每句话每个表情是不是都包含了“特殊”的含义?他们相互之间和参赛者需不需要、能不能了解这些言语、表情?年龄大的参赛者是不是“政治觉悟”不过关而品阶低?——我固然知道我又在“妄想”“庸人自扰”,但还是为他们感到别扭。
明亮的马路上,少有车来人往,我听着那首日本歌曲,慢慢的走着,心里的平静让我觉得周围很幽静。
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举行运动会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让官大的跑在前面?这本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但毕竟我是个视野狭窄不善与人交际的“呆子”。他们的气量为什么就这么小呢?
如果别人拿了第一,那么“焦点”就会在别人身上,这个官大的,就失去了“主角”的光环,这定然会令他不爽,虽然表面上平易近人、嘴上说不碍事,但是心理上总会有不舒服感,这个不舒服感会带到日后,会被积累,和人生前期的“磨难”一样,被压抑的迟早会释放出来。
那个光环被剥夺对心灵很有威慑力,所以领导应该很难忘记。就好比你在简书上写文章,没人点赞没人评论甚至没有阅读量,突然有阵子一篇上了热点,鲜花和掌声大量涌来,再之后鲜花和掌声离去,那“落寞”的场景是不好受的。这种东西在官场上不知道要被放大多少倍。
按照这个逻辑来解释的话,这种官员不过都是卑躬屈膝的奴才罢了,完全被自己的情感左右。想想也对,这种说法自古以来都有人说。
以前看到过听到过,只是到了现在才算有所“体会”。
有了“权”,平常人遇不到的好事,都会摆在他们面前。以往觉得自己意志坚强,那是没有“诱惑”的考验,抵不过“诱惑”,躲还不行吗?人非圣贤嘛,也不该拿“圣贤”的标准要求所有人。——他们肯定比我懂得多!
——你当我不会“沉沦”吗?只是我面前没有诱惑罢了。我有太多的事要想,要顾忌,我在时时的打捞自己,不敢沉沦,所以不至于很严重吧。以《沧浪之水》的情形讲,这两天生活不规律也是好的,头发掉几根,形象便少了几分,别人少嫉妒几分,在这世上便又安全了几分。
我也不知道我说到哪了,这好像也不是原本要说给你听的,好像也忘了我究竟要该说什么,天已经很晚了,睡觉吧。我写过许多有头没尾的日记,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种情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