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面开了一家大型的百货商场,连续多日吹拉弹唱的宣传,人慢慢就多了起来。
商场的位置不错,附近多个住宅小区,像样的商场没有。房子盖好多年了,我们办公室的小伙伴们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从六楼的窗户向下望,正好看到那片房子,筹划着,要是开家像样的大型超市就好了。现在好了,真就开了。于是我们成了第一批客户,也是忠实客户,每天下班都会去逛上一会,捎点合适的蔬菜、水果回家。真的很方便。
周六的时候,带着13岁的女儿去采购,说是采购,我也没有具体指向,总是靠视觉做决定,看着好就买,而不分必须不必须。但女儿却 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买柠檬,要自己泡柠檬茶喝。
周六的超市,人格外的多。我上楼就被蔬果区的热闹给吸引了,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夹杂着售货员卖力的吆喝声:“新鲜的长茄子,特价优惠,五毛八一斤了”。
我不自觉的走过去,拿着袋子就想买点,旁边有位姐姐正摘掉茄子的梗,我愣了一秒,也学着她掰掉了一个。女儿一把把我摘掉的梗捡起来放进我装茄子的袋子里,并小声告诉我不能摘,扭过头就走开了。我觉得脸上有骚热的感觉,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好像是我十三、四岁的年纪,我们老家的镇上,每月阴历一、三、五都逢集。每次妈妈去赶集,我和弟弟都争先恐后的要跟去。因为如果去了,就能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汤,有时还能配上两个萝卜肉陷的大包子,美味死了。大部分时候都是弟弟去,因为弟弟小,爱哭,我大多都争不过他。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都去赶大集,我和弟弟自然都能跟着去。吃饱喝足之后,爸妈就分别带着我们俩行动了。我和妈妈负责买菜,农村的大集上,90年代,最长见的菜就是萝卜、白菜了。妈妈挑来挑去的捡白菜,我在一边拿着大袋子装备装。可能是妈妈拿在手里的时间长了,卖菜的大叔用不屑的眼神看向妈妈,“大姐,都是好菜,才五分钱一斤,没挑没捡呀”。妈妈好像没听见似的,翻来覆去的看完竟然旁若无人的扒起菜帮来。
我一瞬间就红了脸,都这么便宜了。为什么还要去掉外面那层呀?
周围的买主也和妈妈一样,不一会就拔下来一大片,卖菜的大叔一边说着可惜了,一边也不阻止。
后来买了多少,我不记得了,但我永远记得那个买菜的过程。再后来我也再也没要求妈妈带我去赶过大集,赶大集的美好越来越远了。
我很快买好了菜,女儿也买好了她要的柠檬,两个人好像都没有当时来逛的兴致。我有意找女儿说话,问她还需要什么吧,她说没有,气氛一度凝重。
我妈妈没有文化,出生在有六个兄弟姐妹的家庭,而且妈妈是老大,据说她的小时候,有粥有饭吃的家庭就是富裕之家了。可想而知,妈妈的穷日子过的时间太长了。我的小时候,八十年代,我虽然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记忆,但对于爸妈一代来说,记忆是深刻的,他们深知赚钱的不易,他们善于在点点滴滴中精明的活着。所以,后来慢慢的开始理解那个扒白菜叶的举动,但已是多年之后了。
晚上在床上辗转难眠,我在想自己的举动,想这个看似很小的动作将会给女儿造成的影响。推理、演绎、复盘、从新来过,一切都徒劳,我最应该做的就是明天向她道歉,向她保证。
我不是百分百妈妈,但是我要努力做好,要让自己的八十分或者六十分,得的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