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登高

——讲师班第一期15分钟演讲稿

                参加2021青岛讲师班

      曾经有句话非常流行,这句话也曾经打动过我。这句话就是生活不光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熙熙攘攘,把生活活成诗,似乎成了一种奢望。我想:纵然我们无法把自己活成一首诗,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以没有诗意的,大家赞同吗?

      我想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人都会有过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在众人面前背唐诗的经历。比如说鹅 鹅,曲项向天歌;比如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等我们上了初中、高中,为了升学的功利目的,我们也学过不少唐诗。但是一旦上了大学,如果没进中文系,我想大部分人基本上这辈子就与唐诗无缘了。

      没有唐诗的人生有没有什么问题呢?当然没问题。我们绝大多数国人都是这样过的。不读唐诗,不影响职业的晋升,也不影响财富的积累,也不影响我们在座的小姐姐们貌美如花。唐朝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需要学的东西太多,比如营销、管理、商业模式、股权,还有今天我们一起研讨的演说等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掌握。而唐诗这种看起来属于闲情雅致的东西,对于今天的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给出大家三个理由:

      第一,可以给人生场景提供表达最佳表达方案。

    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时刻,需要表达心绪:

      你站在城市的最高处,比如站在青岛的电视台的顶端,望着脚下着万家灯火心绪起伏;

      你人在外地,午夜梦回,一时恍惚自己身在何处;

      你工作努力满怀豪情,去总是觉得自己才华无法施展;

        你站在城市的立交桥上,看着这车来车往,忽然想起家乡清澈的小溪,山后的竹子;

      你为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不知如何表达,说出来又怕尴尬;

      你送别好友远行,饭局上觥筹交错,人散后长街孤影;

      你看到春去秋来,镜子里的自己又多了一些白发……

      总会有一些这样的时刻,你百感交集,心中万马奔腾,话到嘴边去只能说出最简单、直白,甚至粗糙的词语……比如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张飞总是跟在关羽的后面说:“俺也一样,俺也一样……

      幸好,我们还有唐诗。还有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可以表达登高、怀古、思乡、羁旅、欢聚、离散等各种场景各种情绪的诗句,让我们用古人的诗句,去浇自己胸中的块垒。这些穿越千年时光的句子,让我们的心绪,有了最好的表达出口。

      第二个读唐诗的理由是:诗可以让我们显得更有高级感。所谓高级感,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地,就像玉兰姐姐刚才所讲的西餐礼仪一样,高级感一定是站在实用性的对立面的。所谓的性价比是高级感的天敌。就像万维钢老师所讲的那样:“当一个社会迅速发展,名表和豪车的光环褪去之后,我们正进入一个谈资比奢侈品更贵的时代”。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唐诗就是我们下一个奢侈品。

      读唐诗的第三个理由是:可以提升我们对美的感受力。这一点,我想请大家在阅读唐诗时慢慢体会。

      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唐诗分享环节。我为大家带来的三首唐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登高。分别是青年杜甫的望岳和老年杜甫的登高,还有一首中年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这三首诗分别代表着诗人不同的三个年龄段,青年,老年和中年。

      我们先来听青年杜甫的望岳,我们看到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热血青年在遭遇挫折后,是如何用泰山雄浑的风景来抒发自己抱负和理想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唐玄宗二十三年,正值太平盛世。二十四岁的杜甫科举失利,为排解心中的失意,带着不多的盘缠,一路向东游历齐赵之地,就是今天的山东、河北境内。一天杜甫来到泰山脚下,抬头望见高入云端的泰山,泰山雄浑的景色让杜甫心胸荡漾,写下了这首千古的名篇:望岳。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互动一下,大家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已经登上了泰山之巅,还是在山脚下呢?对,实际上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还没有登上泰山,只是在山脚下。但诗人仅仅还是在山脚下,仅凭想象去登高,就获得了登高之后的上帝视角,就可以将自己的挫折感一扫而空,这就是盛唐气象下的健全人格,让我们这些千百年的后人看到这些诗句后,仍然能够心潮澎湃荡气回肠。

      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昔日那个热血青年,转眼间就成了垂垂老者。我们再看这首杜甫暮年的诗,题目就叫登高,这首诗可以说是唐诗中的最高典范。这不是我说的,是熊逸说的。就是唐诗50讲的熊逸。大家对熊逸感兴趣的,可以到得到APP去听他的课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老年的诗人杜甫,他所处的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山河破碎,国运也由盛转衰。诗人感叹自己一生颠沛流离,壮志未酬,满目沧桑,年老体衰,满头白发……这种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百感茫茫不知从何说起的刻骨铭心的痛苦,直达人的肺腑。这首诗所传递的穿越古今的悲情音符,至今仍然可以打动无数敏感的心灵,感动于诗人的感动,叹息于年华的老去。

      当然我们在座的各位还年轻,按照现在百岁人生的说法,我们的人生旅途还都不到一半。我们读暮年诗人的诗句,并不是要和诗人一起追忆似水年华哀叹时光易逝。而是要有这样一种心态,要有一种以终为始的心态,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让自己更能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如何过好这一生,不虚度时光。讲到这里,又可以拿我这个白头律师来说事了。每当我自己看到我的这满头白发,我就会不停地暗示自己时间珍贵,千万不要蹉跎岁月,不让一日闲过,一定要把握好现在,活在当下。

      刚才,给大家分享了两首唐诗,分别是青年杜甫和老年杜甫的登高题材的诗。下面我再给大家分享最后一首,中年诗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写这首诗,借古喻今,用凤凰远去比喻世道败落,小人当道,而皇帝被蒙蔽,自己空有一身本领而无处施展。诗的后两句有一贯的李白的愤世嫉俗的风格,我们仰慕李白的才情,但不要学李白的怨天尤人,埋怨世道与所谓的小人,而不从自身找原因。我们要积极进取,不抱怨,不抛弃,不放弃。青春虽不在,但梦想永不磨灭。

      所以,最后我想把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最后两句改一下送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共勉:李白原诗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我把它改成:不为浮云遮蔽日,心有长安人不愁。

      这里心有长安的“长安”是一种意象,可以是我们的家人,事业和梦想,也可以是田园,是故土,是诗和远方!

        谢谢大家。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得到APP熊逸唐诗50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歌首联开头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和事件,引出下文内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感情基调! 边塞诗一般描写环境的恶劣...
    一路春光一路歌阅读 1,398评论 0 0
  • 诗言志——《尚书》 诗缘情而绮靡——西晋·陆机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感情...
    四月Apr阅读 2,333评论 0 0
  •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之二十六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之二十六探春房内对联(第四十回)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
    羊儿小白阅读 1,749评论 6 17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605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7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