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属于无病呻吟,不知道该写什么了。还是作业(最近老师天天留作文……)。
苍山脚下,雨雾朦胧。水波流荡,古琴悠扬。竹楼之上一袭红衣起舞,遥望窗外的月光苦诉情长。如此霁月清风之景,何不令人神往?这是戏曲纪录片中的一幕,我正坐在餐桌前吃饭,却不禁被勾住了神。那红衣女子跳舞,蓝衣小生唱戏。手出兰花,舞起水袖,娓娓道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恨情仇。
一曲毕,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了,“妈妈,这场戏好美啊,等放假的时候我也想去看看。”“是啊,能唱的这样好,少说也得有十几年的汗和泪,去看看吧,省得你做什么事都不下功夫。”妈妈这番话说的我有些窘迫,只好无奈地笑笑,虽然不想承认,可她的确是说中了我的心事。
电视中忽然镜头一转,看到戏台下寥寥无几的看客,且皆是上了年纪的老者。可是台上的人却不沮丧,仍神采奕奕地唱词。戏开场,必唱终。这何尝不是难得的毅力和对舞台的敬畏。
不多时,看客们都散去了。夜深人静时,红衣舞者独自留在了竹楼中,借着烛光,练一遍又一遍。摔倒了、磕伤了,歇一会儿,爬起来继续练。看到这儿,我默默地低下头扒饭,不忍心再看。良久,我才对妈妈说:“我还是继续学舞蹈吧。”昨天我在舞蹈课上哭了好几次,差点就想要放弃了。妈妈说:“你看窗台上的那盆花,是我昨天刚买回来的,我一直很喜欢这种花,它叫君子兰。”我也跑过去看,它的花瓣一半是黄、一半是橙,看上去很是温文尔雅。妈妈又说:“你赏花之余,更要学花。君子兰高贵,有君子之风,并且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如若你能带着君子兰的坚韧和戏曲的传承精神去做你想做的事,那么我想,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后来,我在全国的舞台上看到了当初那个红衣舞者的身影,她的舞姿翩翩,婉若游龙。那部戏曲纪录片也随着舞者的出名而广为人知,影响了无数人。而我也继续坚定地,做我想做之事。餐桌上的谈话指引了我的路途,而对舞台的敬畏和渴望,更是每一位舞者的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