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始于叔本华 终于尼采

尼采21岁上大二时

偶然于旧书店中

读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受到极大的震动


在此之前

尼采对古往今来尤其是当世的哲学家深感失望

认为他们离开了对人生的关注

对人生的真相更是漠不关心

而叔本华,在尼采心里

是哲学家的楷模

真诚地告诉人们人生的真相

叔本华被尼采视为精神导师、引路人


但在后来

尼采把叔本华作为靶子批判

一批判就是整整十五年

直到生命终结


在尼采看来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认为人生本无意义

解决之道是弃绝自我、听天由命

而尼采

接受了叔本华的人生本无意义

却无法接受止步于这种悲观


尼采要为肯定人生寻找思路

要为人生创造一种意义

尼采的拯救之道是

人应当成为真正的自己

并在哲学家的帮助下

使人的生存变得有道理和有意义

从而上升为更高的自己


尼采对叔本华的批判

是他对自己所接受悲观哲学的不甘和挣扎

是他从叔本华信徒走向尼采自己的化茧成蝶之旅


尼采始于叔本华,终于尼采

尼采疯后

在最后的清醒时刻

还对叔本华念念不忘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