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花“大价钱”买了kindle的缘故,我萌生出想看很多书的野心,因为kindle还没到手,我内心又极其期待能尽快满足自己的野心,于是乎以大鹏写的《在难搞的日子大笑出声》为起点,开始我正规的阅读生涯。
还没有看完《难搞》,我又想看《BJ单身日记1/2/3》,导致我心理嘀咕自己是不是野心太大,难免最后丢了西瓜,捡到芝麻,好在昨晚把《难搞》的最后两章看完了,可以心安理得的开始看《BJ》。可是现在又得纠结到底是先看新书,还是先对看完内容进行总结,写写读后感,想来我是为了想看书中的内容而看书,何必纠结这些外在的东西呢?该怎样就怎样不行么?还真是不行,如果我不给自己定个规矩,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半途而废,违背我最初想要实现的目标。所有我还是要求自己看完一本书后,先写下感受,再去阅读新的内容,防止思维混乱,现在开始说说我对大鹏这本书的感受吧。
读完全书我最后的感受是:“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努力,羡慕他人成功的光环,却看不到他们背后吃的苦头。”貌似这是人们看完每位成功人士传记的必然结论,我也很想成功,可心里却害怕经历挫折和苦难,当然结果肯定不会成功,成功不仅仅需要想要成功的念头,还需要为了实现目标不顾一切的拼劲,这点是我没有,却想要拥有的特质,制定读书计划,就是为了从书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充实自己,以实现自己靠写字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这个目的看似很狭隘,确是我这么做的原始动力。现在只是开头,我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不会好,但我希望这个过程我能够完完整整的走下去,不要向曾经的很多事情那样,永远没有终点,显得我很是没有水平。
看大鹏的成长经历,我觉得一个人真的需要一项陪伴你终身的爱好,对他的那句“并不是所有的爱好都会变成特长,也不是所有的爱好一开始都是爱好”感触较深,他的经历丰富多彩,写传记都能够有不少事情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而我呢,虽然不能跟明星相比,但作为一个人,我一直为自己没有一项为之痴狂的爱好而遗憾,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画画也许是我曾经的爱好,可是却被种种原因扼杀掉了,现在想要拿起,却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偶尔想起真会心酸。好在,我还来得及培养新的爱好----“读书写字”,虽然还达不到痴狂的境界,但只要愿意去做,慢慢肯定会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爱好吧,一直看一直写,难免会让这爱好成为特长呢!我这样安慰自己,也会鼓励自己坚持去做,我相信自己现在正在做的就是一个良好开始。
大鹏儿时,并没有得到家庭太多的管束,他胜在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并不断去争取。这点在我看来真的是难能可贵,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永远活在后知后觉中,错过了很多机会,三十岁才开始正式这个问题,应该还不算晚,想要什么就去争取,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当然,活出我精彩的同时,我还需要做好自己孩子、妻子、母亲的角色,当下是我总是会自我的忽略掉其他角色,能够在这么多角色中自由转换的人很厉害,当我做不好,我会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做才好,却缺少了真正的行动,时间一天天过去,不抓紧,到头来绝对会后悔,可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同时面对这些角色,真的有种两只手忙不过来的无奈。对于孩子, 我是个懒妈妈,有句话说“懒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但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这句话中代表的懒妈妈,这点需要随后好好的研究研究,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书的名字叫《在难搞的日子大笑出声》,我感觉他所描述的难搞和我遇到的困难相比,难得不是一点,大鹏是因为搞定了那些实在的难搞事件,才能够获得现在的成功么?反观我的成长经历,并没有遇到多大的风浪,升学工作婚姻似乎一帆风顺的很,可也注定我的生活就是这么平凡无波澜,年老后到无法在摇椅上讲精彩的故事给小辈们听,这好像是件挺遗憾的事情。试想,如果我遇到了和他一样难搞的事情,自己未必不能搞定,但是,差就差在,我没有机会去遇到那些难搞的问题,因为,我目前选择的工作生活圈子很平静,没有机会让我去接受那些不一样的挑战,都说简简单单、平平凡凡才是真,可有谁真的愿意一辈子平凡,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活的精彩,可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创造不一样的人生起点。中午,小石头说真正的富二代,其实是一群家庭条件好,自身也非常努力的人,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败家子儿,他们的起点已经高出常人,依旧那么努力的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普通人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提升自己,是我目前最最应该去做也很想做的事情,通过提高向前,为自己寻找一些难搞的事情并通过努力去搞定,为年老的自己留下一些精彩的经历可回忆。
写了那么多,好像我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意,但其实,我并没有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只是觉得自己还应该通过努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想改善自己的经济水平,然后提升自己的生活层次,我不想按部就班,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管结果如何,最起码我尝试着去改善现状。对于想在的工作我还想说:因为有一名同事离职,剩下的人工作量难免增加,科室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并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不能调整改变,作为这个科室的一份子,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并不需要抱怨什么。管理者都希望以最少的人完成最大的工作量,作为行政科室的工作人员,本身工作并没有那么忙碌,利用自己大部分的闲暇时间,多做一些事,也可以充实自己。产生抱怨情绪的原因只是单位没有执行按劳分配,干多干少都一样,如果以工作量来计算报酬,可能会产生抢着干活的现象,这是这个社会和单位的弊端,我没法改变,就努力适应吧,只要无愧于自我,管别人怎么想呢。
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如题,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给自己清闲的日子找点难搞的事儿去解决,结合我的目标,现在对我来说难搞的事情是坚持好好看书,好好写字,把自己2017年想要进行的事情付诸实践,逐一攻破,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