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塑造孩子》第11天——女儿没有主见怎么办?
案例:六岁的女儿缺乏自主性、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如说口中有痰,妈妈说吐呗,吐在哪儿?别的小朋友不让她跟别人玩儿,她就很迷茫地跑过来问妈妈:那我该跟谁玩?……
妈妈困惑:当别的孩子给他的女儿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女儿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为什么女儿会这样呢?是不是妈妈的原因呢?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有问题?因为妈妈说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自己出现过失眠,紧张,还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生气,身体也非常的弱常常生病,这又让她的情绪非常的不好,怕孩子生病,所以对孩子管教的非常严格。后来孩子慢慢的大了,已经开始放松了对孩子的规定,虽然说妈妈知道只有自己健康快乐,才能把快乐带给孩子,但是呢,妈妈还是很迷茫,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孩子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处理,或者说比较迷茫,可能跟妈妈的情绪和管教比较严格有关系。所以说现在虽然对孩子已经放松了,但是孩子仍然缺少主见,这是妈妈比较困惑的地方。
分析:我不知道我们大家在读完这个案例之后有什么感受?首先说的第一点就是感觉这个妈妈只是在表面上觉得自己对孩子放松了,就是说在意识上是这样想的,但是在潜意识层面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在潜意识里,其实这个妈妈还是原来那个有一点焦虑,喜欢渴求的妈妈,仍然是对女儿要求非常严格的那个妈妈,这个妈妈在内心里面对到底管孩子还是不管孩子就充满了冲突。所以孩子出现每一个行为只要说不符合妈妈的心理预期,都可能会激发这个妈妈的焦虑,并且引发妈妈内心的挫败和沮丧。
妈妈会想到在孩子小的时候,自己的情绪、身心不好、对孩子管教很严格等,虽然说妈妈在自责,但是从妈妈的描述里面还能读出背后暗含的抱怨和愤怒。也就是说妈妈其实并没有把自己梳理清楚、把自己的情绪整理好,只是在试着压抑自己的情绪罢了。所以当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妈妈就责怪自己没有做好自己。我们也可以跟着咨询老师的分析去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是不是这个妈妈自己没有先处理好自己,所以说看到孩子其实仍然在苛求。
那现在我们要思考的就是问题所在,妈妈怎么才能走出过去的养育孩子的一种困境和方式呢?首先可能需要的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把过去的这些种种的不愉快看作是一种有趣的实践。既然是实践就允许自己有做的好,做得不好,从实践中成长、反思,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其实也是我们很多家长可能是要去调整的自己看问题的一个角度。无论过去我们把孩子教育的好还是不好,当母亲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伟大的事业,至少说让孩子健康的长到六岁,就可以让自己轻松一些了,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了,因为这个孩子已经没有那么脆弱了,可以自己去接触这个世界,感知一些事情。我们家长就可以放手,慢慢的跟在孩子的后面去看着他走,不是说拉着她往前走。比如说孩子的总是家长接送上学到他独立上学,这个过程中就可能需要慢慢的引导孩子,让他去思考:假如说你自己来的话,你要怎么走?嗯可以让他先说说路线,或者说在陪伴孩子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走到路口,问问孩子,那该怎么走呢?或者说那遇到车的话该怎么办呢?等等,可以跟孩子进行探讨和演练一下,这样当孩子在独立去做的时候,可能就能够更加的放心。
我们再回到这个案例上来,当孩子有疑问的时候,其实妈妈可以好奇地问孩子,比如说这口痰你想吐哪呢?妈妈觉得有三种方法:吐到果皮箱里,或者吐到手纸里面包起来,有了垃圾箱再扔,或者问:宝贝,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引导这个孩子进行思考,进行抉择。当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去告诉他怎么做,而是可以多问问他是怎么想的,他怎么认为的,他觉得可以怎么做?
作者还说,妈妈的焦虑,事实上是来自对孩子的内疚,妈妈对自己的分析、想办法改善和孩子的关系,选择更宽松的教育方式。虽然说内疚有好处的,但如果说过于内疚的话,就会变成坏事。因为过于内疚会让妈妈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失去自己做事情的一些原则;内疚会干扰一个人的原则。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可能在无意识之中就会出现一些含混不清的,或者说明显的摇摆不定的,这样其实会让孩子更加的混淆,更加不知道怎么做,更加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所以说,作为家长首先要处理好对孩子的这种内疚的情绪,不要把所有的错都归到自己身上。可以这样想: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妈妈,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慢慢的成为健康聪明的孩子,而妈妈慢慢的成长为温暖快乐的好妈妈。我们可以想:正因为有了这些过去的经历,才能够让自己意识到这些东西,过去的经历是让自己变成好妈妈的一条必由之路。还可以这样想:我过去管孩子还是不错的,不过呢,现在我有更好的方法。和孩子相处的当时,自己已经尽力,尽最大努力在教育孩子了,现在通过学习,我可以更好的去教育孩子。所以不把这以前和现在的教育方式看成是对立的,而是把他们看成是并存的和互补的。这样的话就能获得在亲子教育中的一种自由感。
只有自己是健康快乐的,才能把这份快乐带给孩子。当我们对别人苛求的时候,事实上是这个妈妈在对自己苛求。妈妈要对自己好一点,就是让自己做一些开心快乐的事情。当自己真正的能够做到善待自己的时候,也会更加的善待家人和孩子,这一点我觉得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对别人要求太严,对自己要求也很严,只有自己先原谅自己,自己先放下对自己的这样的严格要求,才能够转而开始对别人宽容。
六岁的孩子处在对外部世界高度的兴趣,同时又是一种害怕之中,所以它出现一些我们看起来比较反常的行为,事实上都是可以理解,都是很正常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事情本身让孩子怎么怎么样了,而是我们把这个事情所赋予的一种意义,我们家长给孩子的这样的一种对事情的感知和印象影响了孩子,从而让他在看到的时候会和不好的东西、不好的事情连接起来。
我们再来看一看上面的三个问题,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妈妈的内心的解释,显然不是孩子的,也就是说只是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到的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如果说只是从妈妈的观察上来看,也或者说如果妈妈的观察是对的话呢,那么我们倒可以来看出,其实这个孩子是非常喜欢思考的一个孩子。有人可能会说了,怎么会这样说呢?他明明是没有主见。他其实很执着地想要弄清楚每个问题,这是思想在主导,而不是说受行为主导的孩子,所以他不会说没头没脑的傻玩,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有自己的思考的。退一步想,就算是妈妈的解释是对的,那么我们要考虑考虑行为的惯性。也就是说,妈妈虽然说内心已经改变了,希望孩子可以更加的有主见一些,可是孩子并不知道,孩子仍然在用过去的这种方式和妈妈互动、接触,所以说妈妈突然改变了方式,孩子反倒是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允许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矛盾的这种行为印象,毕竟说他那么长时间所形成的一种跟妈妈互动的习惯,或者说和这个周围的环境互动的习惯,不是说轻而易举就能够立马改变的,所以就算要改变,也需要给孩子一些时间,也相当于是给自己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