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将外感内伤百病揉在了一起,然百病纷纭繁杂,汇集在一起,无疑是一大堆乱麻,欲从中提炼出一个完整、系统严密的辨证论治体系,必然有个缜密的构思与布局。追溯这构思与布局,有助于深入领悟仲景辨证论治体系。
张仲景为什么不把外感与内伤分开来写,那样岂不更清晰、容易?因外感与内伤是紧密相关的,外感病可转化为内伤病,内伤病又易引发外感,二者难以截然分开,故将二者揉在了起,则其辨证论治体系,必然涵盖外感内伤百病。
仲景首先依《内经》理论,将外感内伤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但阴阳有多寡进退,又进而分为六病。三阳为阳病,太阳为阳盛,阳明为阳极,少阳为阳始衰,为半阴半阳。三阴为阴病,太阴为至阴,少阴为阴中之阴,可寒化热化,厥阴为阴尽阳升之脏,寒热错杂,亦有寒化热化两途。六病之下,又有阴阳进退,相兼传变,故又再次分类,直分到每个病人不同时空具体的证,此即辨治的个体化。在严格分类的基础上,予以冠名,若知其名,则晓其性质、病位、程度、病势,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犹如军队,可分为海陆空三军,陆军又可分为步兵、炮兵、装甲兵等,炮兵又分瞄准手、炮手、装弹手等。知某部队是炮兵,则推知其装备是火炮,其作用为火力覆盖。愈分愈细愈精确,则作战时更易发挥其作用。辨证论治之分类,意同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