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大的转折点,意味着孩子需要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不知道在幼升小这个问题上,你会如何给孩子做入学准备呢?很多爸爸妈妈可能都会选择,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名校。
你是不是也会这么认为:进入一所好的小学,就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进而更加有机会进入一所好的中学、一所好的大学,最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每年,都会有父母带着孩子刷幼升小试题、东奔西跑去面试、购买学区房、研究政策、找好关系......
但是!每次都是自己筋疲力尽,但是家里的小神兽却相当不配合,一脸懵懵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实,在幼升小这个环节中,我们更要关注孩子在当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的孩子,才是幼升小的主人公。那孩子真的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小学生,准备好进入小学学习了吗?
现在我们,可以从这几点观察下,我们的孩子,是否已经有足够的准备进入小学了的。
01
心理准备
对于孩子来说,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外部环境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的。
在教育模式上,幼儿园以教养并重,以游戏为主,从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能力;而小学是以课堂教育为主,实打实地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期中期末还需要进行测试。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变化的心理准备,那么可能进入小学后,无法适应课堂的学习节奏,产生抵触情绪。
02
习惯准备
进入小学后,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上都要求孩子有更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幼儿园中,吃饭、午睡、上洗手间等日常都有幼儿园的老师照顾,而到了小学,则更多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如果孩子一直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进入小学后,看到同学都能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老师也不像幼儿园的那样时时照顾着自己,会更加觉得孤独,也很难融入集体。
学习习惯上更多体现在专注力上,并不是要求孩子入学前一定要掌握很多的知识,但是专心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和任务的习惯还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孩子回家之后常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很有可能是课堂上的专注力不太够。
03
社交准备
进入小学之后,社交环境更加复杂些。
幼儿园里的小伙伴可能是同个小区里的玩伴,现在的同桌可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隔壁小区的小朋友了。幼儿园时,我们班的老师,就只是我们班级的老师,是固定的;进入幼儿园后,班里的数学老师是隔壁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是我们班级的班主任。因此,小朋友机会面临比幼儿园更复杂的社交环境。
害怕社交的孩子,第一次孤零零地处于完全陌生地环境,会更加容易焦虑、紧张和感到不安,进而更加影响接下来的正常学习。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呢?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就要进入小学去学习了。
怎么让孩子产生这个意识呢?
1、带孩子参观小学,认识小学的名字、教室,跟孩子交流这里跟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注意要引导孩子说出来,才能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2、让孩子对校园产生向往:比如偶尔跟孩子聊聊自己读小学时候的有趣的事情。
3、模拟小学生活:比如假期里跟孩子模拟背上书包上学,进入教室听老师上课、回答问题、然后放学回家等。
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对小学产生期待,也会慢慢消除孩子对校园的陌生感,开学后更快地适应小学地生活。
第二,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
生活上,比如按时睡觉和起床、学会自己吃饭、穿衣、学会系鞋带等生活自理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爸爸妈妈需要以身作则,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然后一起执行。
孩子做好准备进入小学,那么就是做好了入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幼升小,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所以不要忽略孩子在其中的感受。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在校园里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