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感叹现在的小孩们无比幸运,因为资讯发展,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孩子们接触到、感知到的世界,远远超越我们小的时候,这样的视野,必然决定他们未来会达到不同于我们这一辈的高度。
例如,清明小长假,你是否已经精心规划,带孩子们开始一段新的旅程?那么请花些时间看一下以下文字,看看哈佛首位女校长是如何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的。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
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旅行的目的
旅行的目的其实特别简单,大人和孩子都是一样的,就是真正认识世界。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都在经历各种的第一次。
孩子们身处的世界也一样,玩具、书本甚至零食,都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而科技的发达更让他们足不出户就直接跟其他国籍的人对话,世界其实已经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而且,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
据说“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不局限于语言,还包括饮食、交通工具、形式各异的建筑,包括气候。
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书本来了解,通过旅行去感知。
我记得几年前带孩子们去澳大利亚,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他们依然能感知到异国他乡的不同,例如车子的方向盘跑到了右边;再例如广阔细致的沙滩上居然没有什么人。他们睁大眼睛,在比较那个陌生的环境与我们生活环境的不同,在这种比较之中,毛孔扩展了,彼此的胸怀也扩展了。
慢慢的,他们学会接触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真正开始了解世界。
我们应该怎样旅行
读书时了解世界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那都是别人思维加工过的世界,我们更需要身临其境,自己感知那个世界。
这也就应了古人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而哈佛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这一点,我自己也有实践,特别是这两年孩子渐渐长大以后。今年去杭州之前,我让孩子们在家里的诗词集中去找与西湖相关的诗词,并告诉他们苏轼与苏堤,白居易与白堤,因而当他们漫步在西湖边上之时,除了风景,更多是感知古人的感触,真正了解那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回来之后,再看那些文字,画面清晰起来,回顾也更加言之有物。
他们还尝试过在语言不通的环境里找服务员借用纸笔;
看着图片连比带画的点餐;
坐着类似托马斯那样的蒸汽火车在林间穿梭;
在墨尔本的城市休闲区中与不同肤色小朋友一同玩耍;
躺在悉尼歌剧院边上的草地上睡午觉;
就算是回老家,也会在田地里认识那些书本上标明的花花草草。
所以带孩子旅行,一定不能匆忙,要寻找各种机会让孩子与当地人接触,尽可能的用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而是停留在那里,驻足欣赏。
除此以外,回家之后的回顾也是非常重要的,以日记、照片、明信片为依据,进行更多的交流讨论,这是我没做到的,今后的旅行中要逐步加上,毕竟孩子们在长大,能交流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认识自己,了解世界
每一次到陌生城市或者国家,从学习和成长入手的旅行方式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大脑里构建自己的思考模式,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机构求助,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所能及的资源去完成任务;在那样陌生的环境中,他们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优点和弱点,让我们重新认识他们,他们也更加了解自己。
其实这不仅是孩子,我们自己在现在的年龄面对陌生的环境、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挑战,也会更清晰的认识自己。而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有认识陌生环境的机会,他们长大后面对陌生环境,也不会害怕,因为他们已经拥有应对这些的经验和模式。
因此不要说孩子太小,去哪都记不住,什么都看不懂,那只是因为他们太小,还不会清晰的表达,但是陌生环境的感触,不一样世界的印象,早已经在旅行途中印入他们的脑海,影响他们未的成长。
其实,旅行不一定要出国,发掘周边不同的环境,带他们去看、听、感受不一样的环境,家里有私家车的,偶尔可以带着他们坐一下公交环游整个城市,每次选择不一样的山去征服,这本身也是一种旅行,更容易达到的旅行。
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
从小开始的一种旅程是扩展生活的广度的起点,生活不是目的,而是旅程。
好了,希望能帮到你的假期规划,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我们的旅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