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活着》----痛
时隔半年多再读《活着》,泪水不禁打湿书页。那种种的经历没有一处不是匪夷所思,那一行行文字没有一处不是灼人心肺,痛彻心扉,痛到无法呼吸。目光所到之处尽是被灼烧的感觉。
有人曾经给教师开了三本书,这三本书是教师三个阶段的真实写照,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活着》,是啊就像小品里说的,比惨谁能比过富贵?再艰难的局面总比富贵好些,所以老师还是可以再克服困难,好好活着。虽然只是幽默,可也是一斑窥豹。
从一个无赖型的小阔少,到瞬间失去所有财产,变成穷光蛋,这个跨度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透露出多少无奈和感伤。拥有所有恶少的恶习,似乎也是沿袭和继承,从富贵妈的口中隐约可见,最后还赌债时候,亲爹也交代了家底败落的过程。最有教育意义的莫过于老爷子将所有财产抵押换成硬币,让富贵挑着去还赌债。这时候才明白,这么大的家产需要累死多少人才能赚得,却被自己一朝一夕全败光了!这种安排让人心疼,所有人都这样,拥有的时候,从来不知道去珍惜,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可是真的为时已晚。纵使富贵有决心再从一只鸡开始,让它变成鹅,变成羊,变成田地,时间都不一定给他机会。
于是,从此开始富贵的霉运便接踵而至,妻子被丈人接回,父亲病逝,自己差点就神经了,多亏女儿和母亲的呼唤和看护。终于能够伺候几亩田地,重拾振兴家庭的信心时候,结发妻子也带着儿子跑回来,一家人合乐融融,如果这样就结束了该多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夫妻合力兴家,儿女双全,老母亲帮忙护家。这种桥段似乎太过正常,不能牵动我们的心弦,所以继续安排富贵的悲惨。日子刚刚有起色,儿子病了,去请大夫却被抓了壮丁。那场离谱壮丁之行,几次险象环生,差点命丧黄泉。可是上天仿佛没有折腾够他,终于逃过此劫。再次回家时候,已经是两年后,老母已经驾鹤西去,临走也替儿子申冤真没去赌。妻子一如既往的贤惠,儿子已经大了,女儿却因病不能说话。这也是命运给他的吧!
在经历了那么多大灾难后,没有什么比看着一双儿女,守着妻子,伺候着土地,更踏实的日子了。可是上天却看不惯他如此愉悦,再次给他各种各样的难题。可是我最心疼的是儿子有庆。
孩子从出生就没见到父亲,多亏母亲方能认祖归宗。可是世事难料,父亲只是去请大夫却一去不回。直到自己两三岁,回来时候,孩子都不能认了。经历千辛万苦,有庆慢慢长大。长大的烦恼就是面对选择题,就当父母商量将姐姐送出去换取自己上学费用时候,自己开始了第一次斗争。虽然未果,可是那份姐弟情深却跃然纸上。在公社化前,自己喂羊,那两只羊几乎成了他的全部。最心疼有庆来回跑五十几里路去上学,还是赤脚。冬天脚通红,甚至生冻疮破掉。只是为了省鞋子!曾经看过这样的电影,眼泪早已成河,此时也是泪眼婆娑。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两只羊,本来想能为自己服务产羊毛换钱用。可是很快公社化,被充公了。即使是这样,孩子还是舍不得,天天割草喂羊,去抱抱羊。多么重情义的孩子!可就是这样一个懂事重情义的孩子,却以一种最残忍的方式离开!在那愚昧无知的年代,官场的阿谀奉承竟然也是令人发指。抢救领导家属就可以不顾捐血人的死活!就这样一个曾经跑步最好的生龙活虎的孩子就这样躺在了医院冰冷的停尸床上。尽管父亲发了疯地追责,却也无济于事。他就是那样静静地躺着,世间所有一切再与他无关,失信的父亲,病重的母亲,失语的姐姐,穷困,饥饿,荣誉,老师的褒奖,父亲的拒绝……种种种种都再与这位瘦削的少年再无任何瓜葛……泪眼朦胧,不禁啜泣……
生活究竟想要怎样?我们真无法左右,除了接受,我们能改变的机会真的不大。可是除非到了躺下这一步,还是要斗争一下,否则我们怎么会知道不是生活在变着法的善待我们呢?虽然有时候付出的多一些,可是只要活着,付出多一些怕什么,总还有机会啊!不是吗?就像富贵,孩子没了,他难道也要一起去吗?心疼,懊丧,都不能形容那种丧子的悲恸,可是,生活不是还要继续吗?还有病重的妻子,失语的女儿需要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