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工业强国,大产业一定会想到和汽车业、建筑业、采矿业、钢铁业、飞机制造业相关,的确很少人会想到德国的第一大产业是社会救助产业,从业人员有200万人,是以上这些产业外加渔业和能源行业的总和,李子旸认为,这是建立在人们精明的基础上,错误的公共设施,已经无计可施束手无策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救助机构以增加“顾客”为导向。为避免政府机构直接管理而导致的官僚和低效,德国政府将救助福利工作外包给私营机构去做,看似很合理的市场经济的思维很好,却得到了反效果。对于私营的救助机构来说,提升销售很重要,提升的方式自然是能够找到更多的被救助者,并问政府要一份钱。他们反复搜寻社区,走遍每一条街道,发掘甚至培育下一个被救助者,是其成为下一个“客户”。
2。
创造“失业经济“,制造“残疾人”。因为失业者能够拿到救济金,所以曾经二战时期帮助降低失业率的就业机构变成找工作机器,这些工作大多是形式主义,比如观察一只受保护的鸟类,4人一组,什么都不干。还有很多人觉得觉得救济金完全足够,都不愿意工作。另外残疾人是更大的客户了,如何让正常人变残疾是关键,他们把目标转向了孩子,乐于与下层阶级的孩子打交道,耐心的观察,去发现他们的智力缺陷、学习的障碍。
3。
花不完的钱,盖不完的楼。在努力的拓展下,救助机构获得了很多利润,按照政府的要求是不能进自己的腰包,那只能将钱用于兴建大楼、购置新设备、招募更多的人员。久而久之,救助产业一片兴旺,其发展速度是整体国家经济发展的7倍。一些德国政府40%的财政收入都交给了救助机构。这也让德国议会最大党的头衔让给了“救助党”。
这个吃力不讨好,在印度有一则经济学故事,被称为“眼镜蛇效应”,如果有兴趣可以查一下,而德国无法回头的原因是,这些错误的公共政策建立在了精明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