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 48张艺洋

  当你来到河坊街,在飘着墨香的书画店里,你是否看到年迈的老爷爷手握一支笔飘洒自如的作画;在古街转角,你是否看到年轻的小伙子,正殷勤地为顾客包着狗不理包子;在古朴的胡庆余堂,你是否看到历史悠久的老方被刻在匾中,高高地挂在墙上……如今,这些朴实的物品,精湛的手艺,艺术的精华,正渐渐离我们而去,在大城市里,已经没了老字号的踪影,唯有在古镇街旁,还能探寻到老字号的踪迹,在这些老字号中,我最难忘的就是那精湛的修鞋手艺。

  那一天,阳光毒辣辣的,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心烦意乱的我拎着运动鞋,来到街角的一个修鞋摊旁,一位面色黝黑的女人坐在那儿。这位鞋匠看起来年逾半百,古铜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身着一件褐色的外衣,黑色的长裤,腰上系着一条脏围裙。她的工具很简单,一些针线,一个破工具箱,里面有钳子,铁锤,胶水,铁钉和一些零碎的小部件,皮料和油脂在阳光下发出特别的气味……

  “可以帮我补一下鞋吗?”“当然可以!”说完,她便从口袋中拿出一副老花镜,拿着鞋左瞧右瞧,然后利索的拿起运动鞋,用针缝补。这是一双多么灵巧的手啊!紧捏着尖锐的针,一上一下,旋转着,摆动着,配合的天衣无缝,富有铿锵与节奏,细密的针线如群蚁排衙。接着她拿出一个布满陈年黑色油垢的工具箱,布满老茧的手在里面挑拣着,铁、锤碰撞的声音贯穿于耳,她伸出两只手指,从众多工具里取出外壳发黄的粘胶。她左手拿着粘胶,右手抓住鞋的前端,将鞋底与鞋垫撑开,然后将粘胶涂在鞋底上方的周边处,是那样的一丝不苟,当我以为她要大功告成时,她又将粘胶涂满鞋底与鞋垫的交界处。完成后,她将粘胶放入工具箱,小心翼翼的将鞋底与鞋垫粘上,抚平鞋底,摸出擦鞋布把鞋子擦了一遍。修鞋匠举起鞋,仔细端详了一番,露出满意的笑容,才递给我,我付了钱,午后的阳光有点暖意,微风拂面,吹走了我心中的阴霾……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那些少数的坚守者们想方设法地在城市的缝隙中扎根下来,我想他们修补的不一定是鞋子,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过去往事的追随,是对传统老字号的坚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