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经常流口水让母亲头疼,有些甚至会长皮疹,不知道如何照顾她们。还有妈妈说,就因为宝宝流口水,准备了十多条嘴巾,一天差不多要用了。
那么,为什么宝宝流口水?
大多数婴儿流口水是正常的。
这位2个月大的婴儿,由于唾液腺发育不完全,很少流口水。一般3个多月后,婴儿唾液分泌开始增加。
半年后添加辅食,补充下刺激食物,增加唾液的分泌,再加上一些宝宝在这个时候还喜欢吮吸手指等,更强调唾液腺的分泌。
而宝宝的嘴又小又浅,吞咽功能不健全,不会吞咽唾液,所以唾液会流得特别多。
婴儿在正常的牙齿生长阶段也会流口水。
齿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导致增加的唾液;牙齿牙龈红肿现象容易发生,并且情况下会出现微痒,口感使宝宝不舒服的现象,这样的流口水时,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可以让宝宝吃磨牙棒,或使用牙嚼口香糖可以缓解瘙痒情况。
口腔内疾病。
咽喉或口腔感染病毒,链球菌咽喉感染,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可能会导致婴儿流口水。
如果宝宝的唾液伴随着哭泣,家长需要观察宝宝的口腔健康。当发现宝宝口腔溃疡、红肿、充血或食欲不振时,要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窒息。
如果孩子突然流口水,不能说话,呼吸困难,可能被食物或异物卡住,需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护车到达时,使用Heimlik急救方法(你不想使用,但你必须作为家长学习)。
吞咽功能障碍。
常与语言发展迟缓,这时候就需要培训的专业机构做吞咽功能和语言能力有关。
宝宝流口水该怎么办?
如果是病理性流口水,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如果是生理性流口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护理。
No.1
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燥
通常可以给宝宝戴上小围兜,当有唾液流出时,用柔软、吸水的棉手帕轻轻蘸干唾液。
如果唾液更严重,一定要经常擦拭,并在口腔周围放置隔离油,以保护婴儿的皮肤。
如果飘逸的衣衫,枕巾,被子等,还要注意口水经常清洗,防止细菌的生长。婴儿小毛巾用于常规洗衣,并放置在阳光下干燥杀菌。
一旦宝宝的口周皮肤被口水长时间浸泡后,就很容易出现口水疹,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破溃、流水的情况。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
不要用湿巾擦拭宝宝的口水,湿巾中可能含有消毒剂成分,会再次刺激宝宝娇嫩的皮肤,影响口水疹的恢复。
对于隔离用的油状物选择。因为是涂在宝宝的口周,很容易被宝宝舔进嘴里,所以需要遵循安全可食用、不易过敏、不含药物的原则,比如可以用橄榄油、医用石蜡油等。
对于涂抹油状物的时间。由于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小手一蹭很容易将涂好的油擦掉,所以妈妈可以在白天及时蘸干宝宝口水,晚上睡觉时再为宝宝涂抹。
No.2
锻炼宝宝的口腔协调能力
宝宝在添加辅食的时候,遵从泥—沫—碎的顺序。在宝宝添加“泥”的阶段,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手指食物,教宝宝咀嚼。宝宝稍大点,可以给他喂食鸡蛋饼、小饼干等食物。
让宝宝模仿爸爸妈妈吞咽口水的动作,父母在做吞咽动作时,可以夸张一些,让宝宝学习。
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宝宝的吞咽功能,唾液腺的分泌需和吞咽及口腔协调能力保持平衡,减少宝宝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