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与君执手,用知足惊艳了时光。她也曾独倚人生,以恬静温柔了岁月。煮一壶岁月的茶,她在清香里开出一朵娴静的花。昨日复昨日,她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静静守望,深深怀想,我们仨。
深情,克制,忘我。
如今,他们仨终于,再无生离与死别。
杨绛,这个符合我对文化人所有想象的知性女子,是她告诉了我人生的重要哲学,她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她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她将读书作为一生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
我喜欢她的雅静甚于她的博学,喜欢她的孤绝甚于她的热闹。
她活了一百余岁,大部分的岁月都是以“母亲”和“妻子”的身份定义自己。温情如《我们仨》,我于是真正明白杨绛真正在意的从来都不是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这些头衔所带来的成就与喧嚣,她平生最大的骄傲是爱女圆圆,印象比较深的一段说她一个人出门,走到大片的荒地附近感觉害怕得慌,又吓得返回家,若是跟女儿一起就又会变得勇敢了。她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女儿能早点退休,一家人就能有更多时间团聚。她说女儿对她来说像姐姐像妹妹像妈妈,可见对女儿的依赖与爱有多深。
她最深的幸福是丈夫兼知己钱钟书。他们因共同的志趣与精神连结走到一起,他们的个人爱好、学历与成就都高度契合,沧桑岁月里,他们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婚后的第两年,在英国牛津,杨绛怀了孩子。锺书谆谆嘱咐她:“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两人读书,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把它念给他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她说,“我也一样。”
九七年,爱女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痛苦不已。所幸,她还有他。可一年后,钱锺书也骤然离开。她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钱锺书逃走了,她也想逃,可是能逃到哪里去了?她只能逃进书里去。
从一种“书”到另一种“书”。
她一个人在这个尘世里踽踽独行。坚持读书写作,宁勿说是为了责任留在人世打扫现场,总觉得此后她读书最大的意义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她把生活带来的创痛转化成了生命的智慧,转换成了更加清醒而坚定的人生立场,并用文字把“他们仨”的“死”永远地活下去了。
心若兰芷,孤绝而独立,不露也锋芒。失去了两个至亲的杨绛,在书香里偏安一隅,反而越来越超脱“小我”,自带平和、冷静又内敛的万丈光芒——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实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