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期末大片终于落下了帷幕。
作为第一批走出考场的孩子家长,与老何嘚瑟先喝,他说,这两天,这座城市得消耗多少酒啊,其实,又何止这座城市。
我们小时候,家长有这么操心吗?
是怪现在竞争太过激烈,还是孩子太过顽皮,又或是我们自己太在意?
考前,爷俩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儿子,要不咱裸考吧”
“啥叫裸考?”
“就是不集中复习,直接去考,你平时学得不错,应该没问题”
“不行不行,还是复习复习吧”
复习的过程是煎熬的,孩子妈在赛前就主动弃权了。我承认他是个学习还算优秀的孩子,也无数次的告诫自己,孩子不容易,千万别发火,但……但我都立刻道歉了。
我反对题海,提倡效率,更不想让书包的重量减缓他成长的速度,他也算认真,加之平时的基础,我们的配合还算顺利,其实,我对他一直有信心。
考前,没整什么一根油条两个鸡蛋这样的仪式,只是让他自己选最喜欢的那件衣服,穿最舒服的鞋子,带上那杆他自认为有魔力的铅笔。送到校门口,对他说了句:“加油儿子,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就好”
我这人心态不是很好,他进考场,我比他紧张。回到店里,在他考试的这一个小时,我一刻不闲的拖地,烧水,给朋友冲咖啡,给客户泡茶,比平时更热情的接待每一个客户,我心里的小九九,无非就是希望,做的这些“好事”能保佑儿子更加细心一点,一点就好。
一切顺利,他说试卷稍有些难,但还不错。我说难好,难才能体现出真实实力,才能拉开差距,才能知道谁是真功夫。
校门口有各种消息的家长,叽叽喳喳的在议论,这次数学怎么这么难,完了完了……
老师把试卷样本发到群里,我没看,更没有跟他对任何答案。考都考完了,也看到你的努力的样子,你几斤几两我心里也大概有数,那个分数,此刻,也没有那么太重要了。其实,我更希望他别“遗传”老爸的心态,能积极应对过程,勇敢的面对结果就好。
热情的张老师,在考完的当天晚上就去帮他查了成绩,告诉了我,“这次数学比较难,整个年级都考砸锅了,他92+5,算靠前,语文98,年级最高”,“感谢感谢”
张老师一位我特别尊重和认可的老教师,讲究方法,提倡鼓励,优异的孩子免写部分作业也是她提出的。这我知道了分数,是不是该和他说呢,距离家长会发成绩还有几天,哎,没忍住,说了。
“丢人了糗大了,数学才考92我,怎么办”
“没事,到时咱看看试卷,错哪了,已经很不错”
“那我要不要写寒假作业”
“语文老师给你免写了,数学我还不知道”
“那下学期还能当课代表吗”
“应该能吧”
我靠,儿子,原来你的关注点在这呢,不过,这发自内心,真实表达。
再过几天,估计有人会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有人会垂头丧气,也有人会拿孩子撒气。我觉得不好,尤其是这种单纯以成绩,错,单以分数来论英雄,更加不好。
每个孩子都自己的天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擅长和欠缺,就像每个孩子都会粗心一样,这些都是他们成长的代价,但是,他们更应该拥有的,不应该是快乐的童年吗?
他们挺累的,真的。
很多兴趣班不是在给自己上,而是在给爹娘读;有些课外提高,不是他们真心愿意,而是爸妈周末玩手机的借口;未来竞争激烈,不多学怎么办?其实,这么多不经过孩子同意,不根据每个孩子不同性格特点,就强加给孩子的“周末特供”,更多的是家长买给自己的那份攀比和踏实。
童年就这么几年,你不陪他,等你再想抱他的时候,也许他已经长高长大;等你再想亲他时候,他也会躲开你的拥抱,那一刻,失落才刚刚开始,而更加残酷的是,时光无法倒流。
我一直说,希望时间慢点,再慢一点。希望父母慢些老去,希望孩子慢些长大。
此生我最想拥有的礼物,就是一步时光机,不知,儿子未来能不能替老爸实现愿望。在他成为现实之前,我愿意,倾之所有,珍惜与你的每一天。
玩个开心的寒假吧。
与各位即将看到试卷的家长共勉。
老徐
201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