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专卖”看垄断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阅读体会

现在一直在提倡“低盐”饮食,因为吃多了盐容易得“三高”。

可不曾想,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战略物资,甚至在近代也是盐业公司专营盐业。汉朝的《盐铁论》,还专门讨论了盐铁专卖。并且,由于铁矿分布广,事实上形成的是盐专卖。

为什么能垄断?

从需求角度来看,盐对于人类而言是必须品,一旦没有足够的盐分,就会影响人体代谢,变得“无力”。同时,盐分又是必定被排除的部分,所以一直需要补充盐分。

从供给角度来看,在古代产盐的地方有限,提存的方法不够科学,只要掌握足够好的盐矿,就可控制产量。

“刚需”+“方便控制”,为垄断提供了基础。

实施垄断的目的是什么?

最开始的目标就是提供财政收入。《盐铁论》里面介绍,政府经验盐铁买卖,相当于将部分难以收取的税收,直接转化为买卖收入,有效提高财政收入。甚至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用盐来提高财政收入。

现在之所以逐渐放开,一方面是其他税源增加,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因为盐富人不会多买,穷人不会少买,这种方式并不能很好的体现转移支付的特点。

所以,“刚需”+“方便控制”为垄断提供基础,而“目的”的达成和“效率”的高低,决定是否采取垄断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