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厢情愿的思考是行不通的,它还可能带来危险。”——《身边的逻辑学》
作者丨谢丹儒
图片丨艺子
1.
在我人生陷入窘境时,我曾为是否要花费一百来块钱买瓶红酒而感到疑虑;在我写文案的时候,我也曾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在后来很多时候,我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不满。我感到愤懑、委屈、不安。
在过去里,我没办法很好的处理这些事情,确切的说我没办法糊弄自己的内心。
我很明白,当时我在考虑什么,我是怎样思考的,以及怎样作出的判断,一切都遵从内心,遵从价值观的驱使。
我觉得不值得,我觉得亏了,所以,我应该谨慎一点,再小心一点。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
花钱的时候,写东西的时候,以及遇到事情的时候……
我都应该保持冷静,要学会客观的分析,作出理智的判断……
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是这么过来的。以这样的态度,以这样的方式作出判断,从而作出选择。
但是,我也并不是总能够这么去做。
很多时候,我发现主动权压根不在我手里,而是握在别人的手中。
因为,说到底,这是一场交易。因为我有需求,因为我有欲望,因为我那样迫切、焦急,所以,我必须得为此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有时候是钱,有时候是时间,也有时是既付出了钱,同时也花费足够多的时间。
我厌恶排队,尤其是为了吃的,或是为了别的什么;我也不喜欢等待别人,哪怕这个别人不是别的谁,而是我最爱的人,我同样不喜欢;我有时也会因为物价上涨的原因,而放弃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我觉得这不公平。尤其是物件是一样的,但价格却突然上涨了,还从未有人为此作出过说明,我感觉自己受到欺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等等。
我时常为这些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我发现自己竟然很难再去享受这些东西本身。
2.
写文案的时候,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听从别人的意见。
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的领土被侵犯,通常而言,这时我是听不进任何意见的。哪怕后来证明确实对方说的是对的,而且我也渐渐的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不足,最后我改了,但对于对方的帮助我很难真心的说一句“谢谢”。
众所周知,误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写作的人来说,被误读更是常态。但我还是时常会因为被误读而感到委屈,感到愤怒,甚至怨恨对方。
于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需要花特别多的时间去解释,去各种说明,以求让自己内心达到某种平衡。确切的说,我就是想证明给对方看,说服对方,碾压对方,然后以胜利的姿态洋洋得意。这是我内心的需求,它的另一个称呼叫“虚荣心”。
但是,事后我多半又会后悔。因为我清楚的明白,说服别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不管我的解释多么完美,不论我怎么解释,其实我都是在玩一种“把戏”——自欺欺人。
你企图让别人懂你吗?懂你的言外之意,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小心思”。省省吧,这个世界压根不存在所谓的“感同身受”。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同样的道理。
只是,明白是一回事,去执行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
3.
我还是很容易被激怒,我还是会被各种事情所困扰,我终究无法彻底的做自己。
有时,理智会让我保持冷静,这是短暂的。
我还是时常会很冲动。口无遮拦,想到什么说什么;胡搅蛮缠,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各种手段都用上;胡言乱语,时常说一些毫无逻辑的话。
说白了,我并没有多么理智、冷静。清醒时,尚且还能仅凭一丝尚存的理智竭力克制着;糊涂时,就不敢想象了,“钻牛角尖”更是常事。
其实,这些从某种意义上同样是徒劳,是毫无必要的,它只会日复一日地侵蚀我的身心。
过去的时光里,我确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其说是自我,倒不如说是逃避,逃避现实。
所以,有些人认为我很难相处,毛病特别多,特别不可理喻,他们是对的。
试想一下,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满满的“负能量”,再加上自我进行长久的“催眠”,这样的人哪里还能剩下一丝半点的可爱呢?这只会令人嫌弃、厌恶罢了。
过去的我,就是这么一个糟糕的人,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总是将所有的责任推卸出去,讨厌这个世界,讨厌别人,同时也讨厌自己。
4.
曾经,我是恨自己的,特别恨。这种恨比别人对我的恨还有多。
很多人不是说,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我就是这样。
现在看来,当初自己所认为的那些爱,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自私罢了。至于恨,也是源于此。
当我竭尽全力仍无法让自己满意时,我就会变得不思进取,变得不作为,变得自甘堕落,甚至就此放弃;当我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就会仇恨那些阻碍我的人或事,觉得他们是造成我失败的主要原因;当我一次次深切的感知到自己的无力时,我又会恨自己,恨自己不切实际,恨自己好高骛远,恨自己自以为是。
显然,这并不是爱自己的表现,它就是自私,就是被欲望驱使的傀儡。可笑的是,我竟然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逃避责任,逃避现实,逃避与自己理想背道而驰的一切。
而恨,当然就是恨这些阻碍了。或者说,在我看来,若不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我完全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也不应该陷入这样的困境。
其中,这里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我的个人认知。
网络上有句“戏谑”的话:“不要你觉得,要我觉得。”我就是属于后者的那种。
这不就是自以为是吗?建议听不见去,帮助被无视,别人的好心理解成阻碍,脑袋里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我觉得”。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不是你觉得或我觉得,而是现实该是怎样就会是怎样。错就是错,狡辩、诡辩、逃避,都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以及随之而来产生的后果。
5.
过去,很多事情我是不承认的。
当然,你说我承认与否这重要吗?对别人而言可能毫无意义,但对我而言则会直接影响事态的后续发展。
一个人拒绝接受现实,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法作出改变。
你接受不了,你就永远不会去面对它;你不去面对它,它还是一直存在;你一直不接受这一点,就永远不可能理解这一点;你无法理解它,就看不到改变它的契机在哪里。最终,要么一直逃避着这个问题,深受困扰,要么不断重复着同样的错误,重蹈覆辙。
不论是哪一种,对于生活而言,都不能解决已然存在的问题。
这就像在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前进,你同样努力,同样在坚持,同样在不断的前进,但结果却与自己想要的背道而驰。这时,你可能会抱怨努力无用,抱怨坚持无效,抱怨前进太苦、太累,无休无止的抱怨。殊不知,这压根就是作茧自缚。
所以,你说承认与否重要吗?对我而言至关重要。
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只有正视问题的存在,去熟悉它们,去了解它们,才有可能真正的战胜它们,从而改变现状。
可惜的是,我好像总是后知后觉。
所以,我承认我错过了很多,也浪费了诸多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
同样的事情,放在今天,我可能就不会这么去做了。这就是承认所带给我奖励,承认让我最终战胜了它们。
6.
很多时候,我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明知故犯”。
有时候,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怎么去做才会更好,但我偏偏就是按照另一个方法去做。
好像,我总是在试图证明点什么。战胜自己的理智?表现自己的聪明?还是会本能的涌现出某些冲动?某种反抗?我不是很确定。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在犯错,犯一些低级错误,并且在不断的重复这样的错误。
试想一下,你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为什么还这样去做,并且一再的重复这样的错误。
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事情要放在家里是要挨板子的。这简直有点像是藐视权威,藐视科学,藐视理智,或者说藐视自己?自己凭什么有这样的能力?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傻事来?
反正我是没少为此挨骂过,至于惩罚也是有的。但好像,我就是不长记性,死性不改。
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再贴切不过了。
过去,我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用朋友的话说,这就是人格分裂呀!
可以说,这错误的成本太高了,尤其是不断犯同样的错误。
很不可思议,很疯狂,矛盾密布。
7.
幸运的是,后来某一天,我好像“顿悟”了。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是那种糟糕透顶的时候,心生无力,绝望而无奈。
然后,突然脑袋里闪过一道灵光——这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一道“陷阱”啊!
这里的“自己”,它指的不是别的,而是意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误区”,说白了,我还停留在“我觉得”的层次里。
这就有点像小孩子闹脾气,嘴上说着“我不生气”,可是脸上却憋得通红,而大脑使我们相信对方确实不生气。这一点特别有意思。还比如我在和朋友喝酒时,就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没醉,我还能喝”。可是呢?他的身体很诚实,过不了一会儿,他就睡着了。
我所犯的错误其实是一样的,我就是在自欺欺人。
每次犯错的时候,我总是对自己说没关系、不重要、这是小事,然后我的大脑接收到这个信息进行处理后,我就真的不在乎了。
所以,我记不住自己所犯下的错误,那是因为我一再的说没关系,并且我接受了这个让自己比较舒服的借口。
甚至,我怀疑这是不是人的一个本能,近似“趋利避害”的心理意识。
这一点真的很恐怖,闯进思维误区里,还自我感觉良好,对于所犯下的错误拒不承认,还一再的犯,关键是这一切都是自己搞的鬼。
说实话,接受这一点让我很不舒服,但确实很有效。
怎么说呢?
就是当你意识到它的存在时,你就好像能看见它了,它就会在一瞬间变得特别弱小,它也将不再成为你的阻碍。
所以,现在每当遇到问题时,我都会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次是“我觉得”还是事实如此?它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我自己加工处理过了?
还别说,千万别小瞧这么一个环节,它让我活在当下舒服多了。
8.
后来,我用这个方法放到之前遇到的问题上,屡试不爽。
这很是神奇:我之前泛滥的情绪突然烟消云散,我不再那么情绪化,我能够看见更多,我能记住更多,我变得更踏实,更心安,更确定。
简单的说,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你获得更全面的视角,让你看清整个事态的本来样貌。也就是说,它不仅能让你洞悉现实,也就是事物的真貌,而不是事物的理想面貌。
这就有点像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怀抱着极大的恐惧心理,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未知可能意味着危险。比如火,在火还没有被了解之前,人们是很恐惧它的。但是,现在的科学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它之后,我们对于它的运用也就多了起来。
这是一样的。就是说,我们了解了事物的本质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的理智起来,可以更好的与它们相处,运用它们,甚至借助它们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更加舒服、安心的过日子。
说白了,就是“活在当下,有意识觉察,不做评价。”
也就是说,不要先入为主,不要自以为是,要实事求是。
最后,愿你活在当下,有意识觉察,不做评价。
作为受益者,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说:
“这虽然不是美好生活的绝对保证,却能大大提升你拥有美好生活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