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最焦虑困惑悲伤难过的时候,让哲学女神来解救你

去年四月我在纽约度过了短暂的两周,算是半上课半休假吧;有天去大都会美术馆听讲座不小心到得早了点儿,就在美术馆的书店溜达了一圈儿,随手买了两本儿书——结果,其中一本儿成为了近一两年来我最频繁地向别人推荐的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儿书叫做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中文版译作《40堂哲学公开课》。我个人觉得这个中文书名儿译得差强人意,虽然“公开课”比较能体现这本儿书面向大众而非哲学专业读者的市场定位,但是没有体现出书里从古至今按时间进程盘点哲学家及多个学派的编排逻辑。

这本儿书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讲起,基本上是按照历史顺序(但其中也有一些以主张和学派为标准进行的归纳整理),历数了两千多年以来四十余位西方哲学巨匠——他们的成就,他们的影响,他们对生存的认知,以及他们对心灵的拷问。

书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在第一章介绍苏格拉底时,就提到他爱想爱聊但是不爱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因为他觉得面对面的交谈更有意义。所以他的学生柏拉图就把他的想法和主张一一记录下来,使苏格拉底的思想可以流传于世。是不是特别似曾相识?这不就是西方的《论语》嘛?不过,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柏拉图在所谓的“苏格拉底对话”中,以苏格拉底的名义陈述了他自己的观点(不知道子贡他们哥儿几个有没有借孔老夫子之口说一些自己的话)。

这类值得多琢磨的内容在这本儿书里还有不少,但全书的四十个章节中,有两章对我个人的帮助最大,所以今天就重点分享下儿这两章的读后感;这两章也是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频频想起的,希望能引起一点儿共鸣。

这两章分别是第五章《学着不在意》(Learning Not to Care)和第七章《哲学的慰藉》(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

(本文中所有引言来自于英文原版"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文中对于章节和引言的翻译并没有参考该书的中文版,所以如果跟正式发行的中文版有差异的话请见谅)


第五章《学着不在意》(Learning Not to Care)讲了三位哲学家,分别是:Epictetus, Cicero, 以及Seneca;并且引入了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学派——斯多葛主义(Stoicism)。

Stoicism · 斯多葛主义

斯多葛主义是在古希腊时代出现的最后一个哲学流派,后发展为在罗马帝国时期至关重要的哲学思想。这一学派由芝诺(Zeno of Citium, 334-262 BC)在公元前三世纪创立,以伦理为主旨,认为自然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并且相信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斯多葛主义认为美德是生活幸福的充要条件;即只要拥有美德,无论生命中经历了何种不幸,都可以感受到幸福。

这一章一开头的时候描述了一个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情景(由于我身在腐国所以这样的经历异常丰富):就在你刚要出门儿的时候,外边儿下雨了——嗯,不咋地。但在这样的时候能怎么办呢?无非是两种可能:如果非出门儿不可,那就穿雨衣或者打伞(当然也可以选择淋着);再不然呢?取消出门儿计划,猫家。

但是无论如何,你也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刚要出门儿就下雨了”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为此而感到糟心么?还是应该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事儿?这里就要说,什么算是“从哲学的角度”?书里的解释是这样的:

"'Being philosophical' simply means accepting what you can't change."

哲学式的态度就是说接受那些你无法改变的事。

而这样的理解,就非常契合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主张。以芝诺为代表的早期古希腊斯多葛哲学家的重要观点就是,人们只应该去在乎那些可以人为改变的事情。就是说理论上,当我们身遭不幸时,如果我们无法改变这些不幸的事件,至少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说轻一点儿,长假结束了,马上就要重新开工,心里觉得各种不乐意——这个时候,琢磨一下儿,有能力改变要回去接着上班儿这事儿么?如果一想,哇噻,差点儿忘了我有的是钱啊,不去喽;但如果琢磨一下儿,发现不行,还是得去,那至少从哲学的角度可以学着不为此而感到焦灼。

说重一点儿,当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些巨大的挫折,比如失去至亲,从这一学派的观点来说应该理性地对待,也就是尽量做到不为所动;然而人非草木,对于这种莫大的打击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磨难,必然都深知这种不幸能给人带来多大的打击;永失所爱的痛苦绝不可能被忽略,而且我认为每个人在这种艰难的时刻都拥有缅怀和悼念的权利。

所以,我并不觉得看几篇儿哲学科普文儿就能平静对待这些人生悲剧,甚至不应该朝着这样的目标去努力;因为悲伤本身,并不是一件可耻的或需要百般回避的事情,而是一种值得尊重的情绪。可这时如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并因此而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困扰,或许就可以借鉴这种斯多葛式的哲学观点,逐渐疏导负面情绪,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那些可以把握的事情——比如更加珍惜还在世的亲友,认真地生活,善待自己和他人。

"Our attitude to what happens is within our control even though what happens often isn't."

尽管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由我们掌控,但我们却依然可以控制自己对待这些事的态度。

斯多葛学派的核心观点是认为我们自己决定着自己的感觉和思维方式;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于好事坏事的反应,全靠自己掌控。书里继而举例说,就算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也并不一定要难过。想来,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也正是与之相近的道理。

这种更贴近生活的解读在后期的斯多葛哲学主张中很常见(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要摒除所有喜怒哀乐);比如塞内卡(Seneca)认为,我们不应因为生命短促而忧伤,而应该尽力让一生过得更丰富多彩("We should not feel angry that life is short, but instead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it")。他进一步指出,就算是能活上一千年,不知珍惜的人还是会一样地把这漫长岁月付诸流水,到最后依旧抱怨一生太短。

这本儿书里讲述了塞内卡的不少人生经历,包括他几度沉浮——时而任12岁太子的家教,时而沦为阶下囚,最终被诬判自裁。相传他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刻,依然遵循着他笃信的斯多葛学派理念,平静而淡定,连面对死亡也泰然处之。


第七章名为《哲学的慰藉》(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一看就知道又要有惨事儿发生了。这一章的主角是罗马哲学家波爱修斯(Boëthius),他出身名门,青年从政,之后被东歌德王国统治者狄奥多里克大帝(King Theodoric)指他意图谋反,跟塞内卡相似,囚禁之后最终被判死刑。

不仅命运相近,他跟塞内卡在思想上也有共通之处,都认为哲学可以切实地为人类带来更好的生活。他还在当时那个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面临失传危险的时期,将他们的著作翻译成了拉丁文,使之得以流传。

而他在狱中期间,虽然自知死期将近,却没有颓唐萎靡,而是奋笔疾书,写下了中世纪的畅销书——《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书里以半散文半诗歌的形式,写了囚犯波爱修斯和哲学女神之间的对话。

"True happiness can only come from inside, from the things that human being can control."

真正的幸福感只能来自于内心和那些人类可以掌控的事物。

在这些对话中,哲学女神提醒波爱修斯,幸运之轮不停转动(The wheel of Fortune turns),每个人的处境都是时高时低,今天走运不代表明天还一定会继续,因为幸运本身就是随机发生的(Luck is random)。

这一描述跟第五章里介绍的斯多葛学派主张非常吻合;女神进一步开导波爱修斯说,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坏事,一切都取决于人怎么去看待它。当然,这一点我看下来只能说是求同存异吧,因为一牵扯到“好”和“坏”,总难免有主观判断,所以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前一半里边已经包含了人如何去看待这件事的成分了,有点儿车轱辘话的意思;换句话说,怎么想都觉得是坏事的事儿,看来看去也就还是坏事儿吧。

但是以上描述的这些哲学观点还是在两个非常具体的时刻,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慰藉(所以我非常喜欢波爱修斯这本儿书的书名)。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神奇的力量,是我去年夏天回北京看牙的时候。那会儿我正在看这本儿书(不是波爱修斯的书,是整个儿这篇文章讨论的这本儿书)。

于是,在我坐在牙医诊所的大椅子上忍受剧痛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这两章里描述的内容——我就开始琢磨,既然都来看牙了,如果这个过程怎么都要难受和疼痛,而我也改变不了什么,那要是再因此而心烦意乱不就更是亏大了么?这样想着,忽然心里好受了不少,就逐渐锻炼着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疼痛——告诉自己,虽然生理上觉得真是够疼的啊,但是心理上要尽量感到不在乎呀我不在乎(不知道斯多葛学派有没有走火入魔精神分裂的)。

后来,类似的想法儿在一个相比之下更为艰难的时期给了我更大的帮助。对,就是去年差不多这会儿我忽然之间罹患贝尔式面瘫的时候。简言之,就是一觉醒来忽然半边儿脸歇菜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好,甚至还能不能好。

在这样的时候,我不久前从基本算是休闲阅读中学到的那一丁点儿粗浅哲学常识居然再度派上了用场,几乎可以说是没因为这种病症和它不确定也不乐观的预后而感到过多的焦虑,而是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准备尽可能淡定地面对将来的病情发展。

事实证明,这样儿的心态调整非常明智,因为时至今日一年多过去了,这个病也根本没好。但是至少,它在给我带来身体不适的同时,很少能影响到我的心情了。

"Happiness has to come from something that is more solid, something that can't be taken away."

幸福必须来自于那些不能被轻易剥夺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后记

读完这本儿书之后由于我觉得各种感动,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儿这个作者——不光是因为书里的内容大有裨益,更因为他的写作风格很好,可读性极强,把这些绵延几千年的思想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轻松又有机会思考。很快,我发现这个作者有一部分时间就住在牛津,于是我特别激动地联系了他,问他是不是常在牛津。他非常友好地答复了我,并且告诉我说他经常在牛津的一间书店举办小型的哲学讲座,并答应我如果我能赶上的话,可以找他签名儿。

当时我已经搬离了牛津,又赶上刚得了面瘫,所以几次他在牛津的讲座都错过了。半年多之后,我因为参加毕业典礼又要回去一次,于是就想着碰碰运气。一打开那间书店的网站,立刻就看到了他在同一天又要去书店,而书店正好儿就在毕业典礼礼堂的对面儿。我赶紧又联系了他,发现赶不上他的讲座,但他说有可能讲座之后不会马上离开。结果就是,我毕业典礼一结束,出了礼堂就直奔进书店,刚好找到了他,顺利拿到了签名,并且还(穿着我的毕业袍)跟他合了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