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似乎有所改善,确诊人数逐步下降。
所以,多地城市已经逐渐放开高速关卡,在这种时刻,大家都以为疫情快要过去了,但这恰恰是“黎明前的黑暗”。
即便是数量减少,多地放开高速关卡,企业开始复工,但这并不代表疫情已经得到了全面控制,也并不代表大家可以放松警惕。
这次的疫情给经济造成的重创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旅游业、餐饮业等。
企业为了生存,所以即便是疫情还未过去,大部分企业也不得不提前复工。
因为,如果再不复工,对企业的影响将更是巨大和惨烈的。
再不复工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1、 餐饮损失万亿元
2月12日晚,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相比去年春节损失达到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到九成以上。
仅在春节7天内,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
去年全国餐饮收入4.67万亿元,一个月平均近4000亿。
如今已经快一个月了,春节5000亿,加上春节之后到现在的半个月,已经损失7000亿了,如果再延迟到3月份,那就将近万亿元的损失了。
餐饮龙头海底捞预计净利润损失50亿元。
2、旅游业损失超5000亿元
2019年春节旅游总收入为5139亿元,今年春节估计只有零头,预计损失超过5000亿元,仅次于餐饮。
中国最大旅游公司携程,2019年预计营收在400亿左右,去年第一季度营收在82亿元,如果持续一个季度,携程营收损失将超过80亿元。
3、航空损失上千亿
受疫情影响,中国国内和国际航空旅游需求下降了40%。
2019年,中国民航全行业营收为1.06万亿元,春节是旺季,预计营收在2000亿左右,如今需求下降40%,损失在千亿左右。
其中南航2018年营收1400多亿,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1166亿,是中国营收最高的航空公司,预计春节营收损失超百亿元。
如果持续一个季度,营收损失超300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受影响行业,比如交通运输业的火车、汽车运输,也受到极大影响,影响比航空更严重。
还有电影行业,万达电影2018年营收140亿元,预计营收影响也有几十亿。
而且,约有200多家房地产企业陆续倒闭,据新闻报道,大部分都是中小房地产公司。
根据以上数据来看,大企业的生存现状都不乐观,更何况是中小企业。
所以,企业的尽快复工,不仅仅是想减少经济损失,而是为了保证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的有序进行。
在家呆了快2个月的小伙伴们从最开始的不想复工,到后面的想复工,但想复工的心情也是极其复杂的。
据报道,多地城市的复工率已经达到了80%,而且广东和浙江两省因受疫情影响,出现招工难的情况,更是有部分企业为员工报销车费的现象。
因受疫情影响,普通老百姓为了保命,也不敢轻易出门,况且现在口罩资源匮乏,复工成了一大难题。
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员工,都实属不容易。
但作为员工而言,如果老板让回去上班,如果不回去上,要么被辞退,要么就自动离职。
因为企业不可能一直停滞,每个月赚不到钱还照常发大量的工资给员工。
面对工作和生命安全,很多人都有无奈的选择。
如果企业要求员工复工,员工也只能听从安排,如果不上班或自行延迟复工的话,没收入来源,就无法保障生活开支,甚至还会出现失业的风险。
如果听从企业安排,复工的话,需要接触到人,个人的身体健康安全方面又存在一定的风险。
所以,除非家里有钱,不然最终的选择都会乖乖听从企业的安排,老老实实复工。
作为企业而言,可以安排员工复工,如果没有做好保护措施,员工出现感染的话,不仅公司全体员工被隔离,影响公司正常运营,还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反而因小失大。
疫情期间如果企业要复工的话,应该如何安排才能做到两全,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又能保证员工的生命健康。
所以,企业的复工安全问题成为了企业和员工最关心的问题。
企业如何保障复工安全?
01、听取政府建议
每个城市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自然采取的防疫措施也不同,而政府是掌握疫情前线第一手信息的人,也是最了解疫情进展情况的人。
所以,虽然企业急于想要尽快复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情况,好好活下去。
但为了企业后续长远发展以及员工的健康着想,应该听取政府建议,尽量不要早于政府规定的时间提前复工。
有部分企业提前复工,出现员工感染的情况,导致整个公司被隔离,公司业务也无法正常运营。
这样只会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因小失大。
所以,企业在复工之前,可以听取一下政府的建议,在做好防疫安全工作的基础上再复工。
02、做好防疫工作
对于企业而言,又应该如何做好防疫工作,保护员工的安全呢?
(1)、定期进行消毒
在复工前,应该对办公室进行首次消毒,保证办公环境的卫生健康。
同时,定期对员工的办公区域进行消毒,包含办公室、茶水间、食堂、卫生间、楼道等。
同时,需和物业公司沟通好,定期对电梯进行消毒,电梯属于密闭空间,更应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当然,很多物业公司都会自觉进行消毒,但如果没有的情况下,最好沟通处理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
(2)、发放防护用品
因疫情爆发突然,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各种防护工具都出现紧张的情况。
无论是口罩、酒精、消毒液,还是各种防护服装,都成为了员工复工的一大难题。
特别是口罩,因口罩受国家管控,需要采取预约摇号才能获得,但是预约摇号中奖的几率很小。
如果要出门上班的话,口罩是必备的防护用品,但员工并没有这么多的口罩。
一次性的口罩只能用4个小时,如果按照严格来算的话,一天需要用2个口罩,一周就需要10个。
即便是节约一点,一天用1个口罩,一周也需要5个口罩。
如果没有口罩,员工上班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如果企业非要采取强制性复工的话,就需要为员工解决防疫用品的问题。
这样,员工复工的安全才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员工也才能安心复工。
所以,企业能否解决员工上班时间的防护用品,也就决定了能否正常复工。
(3)、做好防疫宣传
保障员工复工安全最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就是做好防疫宣传工作。
在进入办公区域,进行体温检测,控制办公区域的安全。
每天收集员工身体健康情况,做到员工健康情况可追踪。
在公司内部对员工进行防疫安全工作的宣贯,让他们了解防疫知识,做好个人保护措施。
做好防疫工作,给予员工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员工才能安心复工。
其实,如果全面复工,人流群体的聚集,也会加大相互感染风险。
除了去办公场所办公以外,企业还有什么方式安排员工复工呢?
企业应该如何安排复工
1、在家办公
一家公司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到现场办公,部分岗位如果可以在家办公完成工作任务,也可以考虑让员工在家办公。
特别是某些互联网行业,能通过网上办公的岗位尽量家办公。
如果非一定要到现场办公的,在家办公的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起码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人员的流动,避免疫情的非必要传播。
2、轮班制度
如果因业务需要,需要到办公场所的,也可以采取轮班制度。
每个部门每天安排1-2个人到办公现场进行办公,也可以依据各自公司的具体业务情况来定,安排值班人数。
还可以采取部门轮岗制,每周安排不同的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办公,减少人群聚集数量。
3、分批到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正好发生在春节期间,是很多外出就业人士返乡的高峰时期。
如果在疫情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避免工作人士回城造成疫情二次爆发高峰,企业也可以考虑安排员工分批到岗。
分批到岗不仅能将返程人员进行分流,防止放假结束那天短时间的大客流给管控增加巨额压力,还能避免办公室大批量员工集中办公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
我们都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无论对企业还是员工而言,复工是必然的。
只有企业做好了员工复工的防疫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复工方式,才能实现企业正常运营和员工安全复工的“双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