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小姑说:“你姨奶不在了,今天火化……”我心里一怔,旋即就又觉得释怀了。
姨奶是我爸的姨,今年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耳朵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失聪,几年前不小心又摔坏了股骨头,生活不能自理,头脑也早已不清醒了,吃喝拉撒都靠儿女照顾。姨奶自从不能走路以后,经常在床上胡乱挣扎,家人怕她掉下床再摔着,就在地下给她铺了床铺。就这样,她经常在屋里、院子里到处乱爬,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婴儿,家里人一点办法也没有,眼眼睁睁地看着她饱受生活的折磨,在外人看来,与其说是活着,不如说是煎熬着等待死*亡的来临。
现在,姨奶终于走完了这一生,家人心里也许安静了许多,或许他们与我的心理一样,盼望她早点死去,虽然这话从后辈嘴里说出来会让人觉得大逆不道,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生活如此的残酷,有时候活着并不是一种幸福,只是一种毫无意识地拖延着生命,在亲人眼里这样,活着比死亡更痛苦。
人这一生谁也不曾预料到会经历些什么事,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长辈们偶尔说过姨奶的身世。姨奶是我奶奶的亲妹妹,姊妹两个出生在地主家庭,她们的父亲——我的老姥爷,请来教书先生为她们姊妹两人在家上课,家庭条件优渥,童年自然衣食无忧。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奶奶七八十岁的时候还会讲很多故事,不仅能认识一部分圣经里的字,还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等。那个时代的女性能够识字的可谓少之又少。姨奶和奶奶的童年是幸福的,然而,丰厚的家境并没有陪伴着他们走完这一生。凄凉的晚年与幸福的童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喜剧的开场,悲剧的结束。所以啊!一定要告诫我们的下一代,不要贪恋童年优越的家庭背景,这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人生的路那么长,童年只是开端,关于未来,一定要好好地经营,让生命更有价值和尊严。
关于姨奶的记忆并不太多,只记得她有着干巴瘦小的身材,性格应该是很倔强的吧!印象中她只来我们家一次,戴着帽子,头发剪的极短,我挺好奇,那么大年龄了,为什么把头发剪那么短。后来才明白,做饭的时候因为掉饭里一根头发,家人挑剔饭里有头发,她一怒之下把头发就剪光了。我暗暗佩服姨奶的脾气,那么瘦小的一位老人,性格那么刚烈,这与她后来艰难地度日相比不仅让人唏嘘不已。
姨奶在我爸小时候很疼我他,我奶去世后,爸就剩下这一位至亲的长辈,因此每年总要抽出时间去看望一下姨奶,纵然她已经记忆模糊,也不影响我爸对她的感情。姨奶家毕竟路途遥远,爸年龄也大了,又晕车,坐一次车犹如大病一场,姨奶已经不认识他了,去一次,自我介绍一次:“姨啊!我是x啊!你还记得我不?”当然不记得。儿女无论多大,在长辈面前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孩子。我们并不赞成他折腾着去看望姨奶,爸是听不进去的。有一次他开着机动三轮车拉着我妈去姨奶家,不小心三轮车翻进沟里,差点酿成大祸。事后很久我才知道,责怪他的时候,爸摇摇头,好像我们永远不理解他与姨奶之间的感情,毕竟这是他的亲姨,小时候或许他给爸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感情吧!感恩,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姨奶与我奶的感情体现在一个手镯上。姨奶那一次来我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当年我还比较小,经常拿她和奶奶做比较,看这两位老人之间眉目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姨奶送给奶奶一个玉手镯,白色的,奶奶开心的合不拢嘴,逢人就讲:这是玉山的玉呢!后来我才知道玉山是她的老家——遂平玉山公社,这手镯不仅仅含有骨肉亲情,还藏着她对老家的记忆。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图片,图片上的两个老人在火车即将开动的时候对相互望着,挥着手告别。下面配了一段文字——这一挥便是永别……这两个兄弟,一个住韩国,一个住在朝鲜,小时候兄弟两人或许天天在一起吃,在一起玩耍,享受父母的照顾……晚年以后,或许见了某一面就是今生的永别。
姨奶和我奶奶亦是如此,奶奶到死与她的妹妹——我的姨奶,也不曾再见过面。这一别,也是再也不见。后来,我才读懂了姨奶送我奶奶了那个手镯的饱藏的感情,这是姐妹相守的一种形式,是妹妹对姐姐的依恋和不舍。
奶奶也去世多年,而那个手镯早已不知去向,但留下的故事却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底,这是两位老人之间感情的信物,天高路远,亲情永恒。
早些年,姨奶的儿子——我的表叔,来到我家,好像有什么事的样子。只见表叔低声细语地与我爸交谈着什么,后来他们神神秘秘的在我们村子附近转悠,过了好几天才回家。我懵懂地了解到,原来姨奶家乡已经实行了遗体死后火化的政策,姨奶怕死后被烧,所以及早交代,让表叔给他在我们这寻找一块墓地,将来自己死后,偷偷运来埋掉,当然,这是违法的,怪不得表叔他们神神秘秘的。不过,姨奶顽强地又活了二十多年,活到了今天九十多岁,熬到儿女都变成了老人。对于高龄又有病的母亲,表叔他们疲于应对,心中负疚颇深。至于母亲的心愿——不想被火葬,他们更是无力去帮母亲实现了,就这样,一世母子情,在一缕青烟中做了结。
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四,姨奶走在了中秋节的前夕,一生,她过了九十多次中秋节,最后一次终究没有等到。但愿 ,失散,也是一种团圆。
谨以此文祭奠我仙逝的姨奶
草于 2019年8月17日晨
6